新能源車業績增速仍超燃油車
汽車產業鏈條長,配套企業眾多,對國民經濟的影響力大。
數據顯示,2023年和2024年一季度,A股市場汽車產業鏈上市公司營業收入和凈利潤整體上延續增長態勢。
從營收規模上看,2023年,上汽集團、比亞迪、濰柴動力、長城汽車、華域汽車、長安汽車、廣匯汽車、廣汽集團等上市企業營業總收入超過千億元,其中上汽集團營業總收入達7447.05億元居首。不過,從利潤規模上看,2023年,比亞迪歸屬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達300.41億元,明顯超過同期上汽集團的141.06億元;2024年一季度也是類似情形,當季度上汽集團營業總收入達1430.72億元,仍高于比亞迪,但上汽集團當季度歸屬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27.14億元,低于比亞迪的45.69億元和長城汽車的32.28億元。
從增速上看,2023年,中自科技、泰祥股份、博俊科技、凱龍高科、一汽解放、華陽變速、大地電氣、奧福環保、瑞鵠模具、隆盛科技等汽車產業鏈上市公司營業總收入同比增速居前;2024年一季度,賽力斯、亞星客車、泰祥股份、安凱客車、滬光股份、金鴻順、華陽變速、上海沿浦等公司營業總收入同比增速超過100%。
一些新能源上市車企業績增速居于行業前列。比如賽力斯披露的2024年一季報顯示,公司2024年一季度實現營業收入265.61億元,同比增長421.76%,實現歸屬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2.2億元,同比扭虧;相較之下,一些傳統上的龍頭車企一季度業績則呈現下滑。比如上汽集團2024年一季度營業總收入同比下降1.95%, 歸屬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同比下降2.48%。
從傳統車企和新能源車企的業績對比來看,新能源車企繼續獲得相對更高的營收增速,新能源車相較于燃油車的替代效應仍在延續。
機構:汽車以舊換新將有效促進汽車消費
汽車行業的增長及內部的結構性變化仍在繼續。
從汽車行業整體銷售數據來看,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統計分析,2024年3月,乘用車銷量在新車大量上市、車展等活動陸續開展、降價促銷以及季末沖刺等多重因素疊加促進下,環比同比均實現較快增長。2024年3月,乘用車產銷分別完成225萬輛和223.6萬輛,環比分別增長76.7%和67.8%,同比分別增長4.7%和10.9%。2024年1—3月,乘用車產銷分別完成560.9萬輛和568.7萬輛,同比分別增長6.6%和10.7%。
此外,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統計分析,2024年3月,新能源汽車產銷呈較快增長。2024年3月,新能源汽車產銷分別完成86.3萬輛和88.3萬輛,同比分別增長28.1%和35.3%。2024年1—3月,新能源汽車產銷分別完成211.5萬輛和209萬輛,同比分別增長28.2%和31.8%。
近期汽車行業一個重要看點,還有汽車以舊換新補貼實施細則。近日,商務部、財政部等7部門聯合印發了《汽車以舊換新補貼實施細則》(以下簡稱《細則》),明確了汽車以舊換新資金補貼政策。
《細則》明確了補貼范圍和標準。自《細則》印發之日至2024年12月31日期間,報廢國三及以下排放標準燃油乘用車或2018年4月30日前注冊登記的新能源乘用車,并購買符合節能要求乘用車新車的個人消費者,可享受一次性定額補貼。其中,對報廢上述兩類舊乘用車并購買符合條件的新能源乘用車的,補貼1萬元;對報廢國三及以下排放標準燃油乘用車并購買2.0升及以下排量燃油乘用車的,補貼7000元。
申港證券近日的研究報告認為,《細則》的發布,不僅為消費者帶來了實質性的經濟利益,也為汽車產業的轉型升級提供了政策支持。申港證券認為,預計該政策將有效促進汽車消費,加快新能源汽車的普及,同時對環境保護和資源循環利用產生積極影響。未來,隨著政策的深入實施,其對市場和行業的推動作用將進一步顯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