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零跑汽車公布了第三季度財報,整體來看,各財務指標全面向好,再度坐實零跑的“新勢力黑馬”身份。
其中,三季度營收達98.6億元,同比增長74%,環比增長84%。其背后主要驅動力則來自于終端市場交付量的穩定提升和產品結構的不斷優化。
今年三季度,零跑交付達到86165臺,同比增長94%,環比增長61%,而在最近11月4日-11月10日單周新勢力銷量榜中,零跑銷量達0.82萬,超過問界,緊咬理想,暫時位居第二。目前,零跑C系列四款車型在10到20萬人民幣價格區間已經構成了針對不同細分市場的產品矩陣,占比達到78.3%,說明在定位上瞄得準,市場上也打得狠。
在銷量形成的規模效應支撐下,零跑三季度毛利率來到了更加健康的水平上,相較于二季度2.8%的毛利率水平,三季度大幅改善至8.1%,今年1-9月平均毛利率則為4.8%,零跑預計今年會超額達成年度毛利率目標。
得益于毛利率的改善、銷量增長、以及持續推進的成本管控,讓零跑三季度虧損相較于去年同期的9.9億元大幅收窄30.3%至6.9億元。此外,零跑三季度經營現金流為19.6億元,資本支出 6.4億元,自由現金流 13.2億元,在手資金187億,可以說富甲一方。
此前,零跑曾預計公司到2025年后半段才有可能盈利,但朱江明在此次財報公布后的溝通會上表示:這一目標有可能提前達成。
成本定價,零跑主打量大管飽
經營狀況持續好轉,直接原因在于產品端的市場表現,根本原因在于上層經營策略的精準把脈,包括產品布局、成本控制等方面。因此,零跑三季度走高的財務表現,體現的并不僅是某一款產品或者C系列產品的成功,也需歸因于清晰的定位邏輯以及全局思考。
原本零跑給自己的定下的2024年銷目標是24萬,但截止10月,零跑累計銷量已達21.1萬輛,按照平均每月3萬+的增速,今年預計銷量有望接近30萬。不過,優秀的市場表現給了零跑更多的信心,朱江明說,零跑明年平均月銷有望達到4萬+,此外2025全年50萬銷量打底,毛利率超過10%。
目前,零跑主要的增量來源集中在C系列的三款車型,分別是C10、C11、C16,這三款產品均屬于中型/中大型SUV,且價格區間處于10-20萬之間。在中國市場,這一價格區間的汽車銷售狀況非常穩定,對于零跑而言,在最有熱度的市場搶地盤,固然競爭難度更大,但成功的機會也是最多的。只是需要注意一點,唯有在產品打造過程中盡力做到“人無我有”,才可能從紅海中開辟出新藍海。
區別于競品,零跑的優勢在于——“量大管飽,好而不貴”。拿零跑C16這款產品舉例,諸如高通驍龍SA8295P芯片、激光雷達+英偉達Orin-X芯片、全域800V高壓碳化硅快充平臺一并上車,但起售價卻拉低到15.58萬,頂配也不過18.58萬。新車上市后業內曾稱其為“半價理想L8”,這意味著零跑給自己立住了質價比標簽。
零跑的競爭邏輯看上去并不難理解,但是“知易行難”,能在堆滿料的基礎上還把價格打下來,是零跑堅持全域自研的結果。在C16上市發布會上,朱江明曾公布了一組數據,零跑自研自造核心部件能占到整車成本的60%,包括智能座艙系統、智能駕駛系統、電子電氣架構、電驅系統、電池系統、整車系統架構都有著絕對的控制權。
正因如此,零跑才有了以成本定價格的底氣,而掌握成本的能力在市場競爭中無異于萬金油,既能惠及消費者,也能讓企業有錢賺,零跑三季度毛利率的大幅提升背后有一部分原因就在于此。
此外,憑借著及時入局增程賽道,與純電組成的雙動力模式銷售策略,也對零跑形成了一定的市場加持。不過在朱江明看來,現在企業再入局增程已經沒有太大必要,他預計未來三年純電會越來越受歡迎,零跑增程車型的比例也會控制在20%-30%之間。但零跑接下來的新品中會否繼續加入增程,并沒有透露更多的信息。
新品、產能提速,歐洲同步建廠
樂觀預計,零跑接下來的表現還會持續爬坡,因為新的產品、新的產能布局、新的渠道都已經在來的路上了。
據了解,零跑明年將重點布局B系列車型,主要針對10-15萬的A級車市場,有業內人士發現,在產品譜系中,零跑還有MPV的規劃,價格接近30萬元,但應該不是短期內會推出的產品。整體來看,零跑的產品思路已經明確,就是以C系列+B系列發揮合力,繼續實現對10-20萬級市場的分食,希望未來承擔起銷量的60%-70%。
具體而言,明年B系列會迎來三款全新車型,第一款被命名為B10的產品是一款緊湊級SUV,基于Leap 3.5架構打造,配備高通8295芯片和激光雷達,具備高階輔助駕駛功能,這款車很快會在即將到來的廣州車展亮相,并于明年第一季度上市,正式大規模交付在明年4月份。另外一款轎車會在明年三季度開始交付。
對于B系列產品,朱江明抱以充足的信心,他表示B系列產品力非常強,預計會成為2025年新的銷售點。
隨著銷量不斷提升,對產能也提出了一定的考驗,這也是目前零跑訂單交付受限的首要難題。據了解,零跑位于金華的兩家工廠產能已經全部飽和,因此已開始加快布局杭州錢塘工廠,預計明年上半年投產。此外,零跑還在同步規劃位于金華的第三家工廠,預計明年年底或后年年初投產,屆時總產能目標達到100萬臺,以滿足B系列車型加入后的訂單需求。
不過目前來看,零跑近期訂單交付還是有一些緊張,有可能延期3-4周,但未來1-2個月會逐漸爬升,不會讓用戶等待太久。渠道方面,零跑預計今年12月底國內保底800家門店,明年一季度將達到1000家門店,目前零跑在全國的門店大概有700家左右,從近幾個月門店增長情況看,零跑已經在加速實現銷售網絡的鋪設。
不光是中國市場,海外市場零跑也同樣在緊鑼密鼓地進行中,目前依托斯蘭蒂斯集團的經銷商網絡,零跑在歐洲已經開設339家經銷商門店,同時計劃在亞太、中東及非洲、南美市場形成500家以上的渠道規模。
與此同時,朱江明還透露,由于歐盟加征關稅的原因,零跑開始加速推進本地化策略,以抵御關稅制裁,降低成本,預計明年年底前實現歐洲本地的生產制造。
但他也表示,汽車是低毛利產品,要先有銷量才能布局工廠。9月份,零跑C10和T03剛剛在歐洲上市,未來發展形勢尚不明朗,尤其在歐洲對新能源需求整體退坡的情況下,無疑會進一步加重零跑的銷售壓力。因此,短期內零跑的重心必然還是在國內,海外會率先進入培育期,兩三年后或許會迎來一波爆發。
寫在最后:
整體而言,零跑已經逐漸摸索到規模化的運營路徑,實現財務收支平衡不會太遙遠,另外隨著產品迭代提速、不斷加深的高質價比標簽,零跑很有可能在接下來與理想同臺競技。
但這并不意味著零跑可以高枕無憂,市場仍充斥著諸多不確定性,包括零部件供應的穩定性、合資合作的潛藏風險、以及日新月異的技術挑戰,都不容零跑懈怠,如果想繼續夯實第一梯隊的座席,零跑唯有一鼓作氣繼續突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