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1日晚間,天貓、京東都公布了自己的“成績單”。
今年依然沒有GMV(成交額)數字,這并不令人意外。不過從戰(zhàn)報來看,兩大平臺都取得了創(chuàng)紀錄的增長。
11日24點,2024年天貓雙11收官。戰(zhàn)報顯示,成交總額強勁增長,購買用戶規(guī)模創(chuàng)新高。今年天貓雙11全周期,共有589個品牌成交額破億,同比去年增長46.5%,刷新歷史紀錄。其中蘋果、海爾、美的、小米、耐克、五糧液等45個品牌成交額突破10億。
淘寶88VIP會員規(guī)模持續(xù)擴大,消費意愿持續(xù)提升。截至11月11日零點,88VIP會員下單人數同比去年同期增長超50%。過去一年,淘寶88VIP持續(xù)保持雙位數增長,截至6月會員規(guī)模超4200萬,是國內最大規(guī)模電商付費會員。88VIP年度合作品牌規(guī)模同比增長超300%,成為今年天貓雙11品牌生意爆發(fā)新驅動。
今年雙11成為直播電商的分水嶺,品質直播成為行業(yè)主流,“專業(yè)主播+品牌貨盤+平臺保障”協同模式加速爆發(fā)。截至11月11日24點,淘寶直播成交破億直播間達119個,創(chuàng)歷史新高,其中有49個破億直播間同比增速超100%。此外,今年雙11淘寶直播整體成交金額、購買用戶數均實現大幅度同比增長。
天貓雙11的強勁增長,既是消費市場回暖的集中體現,也是淘天“用戶為先”戰(zhàn)略貫徹的結果。用戶側,天貓作為品牌增長和爆發(fā)主陣地,今年加大投入力度,在滿減基礎上再投入300億消費券及紅包,有力承接消費需求,“好貨好價”心智更加鞏固;商家側,通過松綁僅退款、升級運費險、重塑價格帶競爭力,有效治理困擾行業(yè)“三大頑疾”,帶動電商行業(yè)營商環(huán)境顯著優(yōu)化。用戶側和商家側形成互相促進的正循環(huán),推動品牌商品全面爆發(fā)。
在商家側,通過松綁僅退款、升級運費險、重塑價格帶競爭力,有效治理困擾行業(yè)“三大頑疾”,帶動電商行業(yè)營商環(huán)境顯著優(yōu)化。用戶側和商家側形成互相促進的正循環(huán),推動品牌商品全面爆發(fā)。
據微信公眾號“京東黑板報”,截至11月11日23時59分,2024年京東雙11購物用戶數同比增長超20%,京東采銷直播訂單量同比增長3.8倍。超17000個品牌成交額同比增長超5倍,超30000個中小商家成交額同比增長超2倍。全國超過90%的縣域農村地區(qū)均有消費者通過京東進行“以舊換新”。
這可能是近些年來最好的一屆雙11
沒有GMV數字,但拆解細分數據,我們依然能看到今年雙11的一些基本情況。
今年雙11,消費者網購的熱情在提升。從破億品牌數量來看,2021年雙11,天貓破億品牌數量為382個;到了2023年,這個數字增加到402個(2022年數據暫未公布);今年雙11,天貓破億品牌數量達589個,同比增長46.5%。
從中小商家這側來看,2023年,天貓雙11實現成交翻倍的中小商家數量是220萬,今年雙11這個數字是270萬,同比增長了22.7%。在線零售市場,仍在持續(xù)回暖。
從快遞的歷年表現也能看到,今年雙11的網購交易更加活躍。
2021-2023年,全網11月1日至11月11日的快遞量分別是47.76億件、42.72億件、52.64億件。今年雙11,僅10月21日至11月3日,全網快遞量就達到81.01億件。另據國家郵政局數據,10月21日至11月10日,全國快遞攬收量約120.82億件。
從快遞最高日處理量來看,恐怕這也是最繁忙的一年雙11:2021-2024年,全網快遞最高日處理量分別為6.96億件、5.52億件、6.39億件和7.29億件。基本可以看出,今年雙11是近些年最好的一次天貓雙11。
“平臺要與商家在同一戰(zhàn)線上,共同為消費者提供更好的服務”
雙11的火熱,是中國在線零售蓬勃發(fā)展,消費持續(xù)升溫的一個側寫。
零售電商行業(yè)專家、百聯咨詢創(chuàng)始人莊帥對觀察者網表示,今年的雙11進入了一個新階段。過去的雙十一,基本都在強調低價和高性價比,如今這兩個特征已經成為了電商領域的商業(yè)常態(tài),消費者對于整個購物體驗又有了更高的要求。在這方面,今年各平臺的側重點有所不同。
“比如淘寶的精細化消費者分層、以服飾美妝為核心的品類優(yōu)勢和貫穿整個鏈條的生態(tài)優(yōu)勢;京東強調選品和平臺自主權的采銷優(yōu)勢、層次豐富的售后體系和3C數碼家電的品類優(yōu)勢;拼多多的爆款跟買模式;抖音平臺基于自身內容直播的模式構建的優(yōu)勢等。”
“感覺今年各平臺比前些年實在,“上海財經大學數字經濟系教授、數字商務研究中心主任崔麗麗對觀察者網表示,今年雙11,不論從針對商家的政策也好,還是針對消費者的規(guī)則也好,可以說各家平臺是非常有誠意想要大賣的。比如直接減扣,其實沒有特別復雜的規(guī)則,但是在消費入口不同時可能產生混淆。這在一定程度上是渠道碎片化導致的。
崔麗麗表示,電商的出現,讓海量商品能夠更精準地觸達消費者,消費者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選擇更喜歡的商品。雙11已經成為消費領域不可或缺的大事件,是全民全社會面對自身需求尋求更優(yōu)性價比的消費節(jié)慶,也是商家通過數據驅動滿足消費者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窗口,各平臺也通過市場競爭賦予這場盛宴更多價值。
放眼未來,在崔麗麗看來,要想推動行業(yè)的進一步健康發(fā)展,平臺首先需要維護公平有序的市場環(huán)境,建設好自身生態(tài),并為商家賦能。平臺要與商家在同一戰(zhàn)線上,共同為消費者提供更好的服務。在此基礎上,平臺可以進一步體現出自身的特色和差異,能夠通過數據賦能,引導生態(tài)中的參與者做大、做強、做出品牌品質,做強長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