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在前不久直接開售了最新的Pura 70系列,我們也是拿到了超大杯——Pura 70 Ultra。本次我們會先和大家聊聊這段時間上手的一個初體驗,給大家講講以我們的視角來看,撇開情懷加成和遙遙領先,這款手機到底如何!?
外觀設計
一上手,這個手機給我們最大的感受就是:這個手感也太TM好了!這根本不像是一個主打影像的超大杯旗艦,這才是手機應該有的樣子吧!
它背后采用了刺繡壓紋工藝,讓整個機身背部并不局限于普通的皮革細紋,反而是更有雅致精細的星芒紋理圖案,再搭配上我們本次拿到的較為典雅的星芒白配色,的確讓手機的質感、檔次都有所升級。
攝像頭模組方面升級也非常明顯,DECO上沒有采用傳統旗艦超大杯的那種”奧利奧”型,而是一定程度上傳承上代P60系列的設計語言,并且進行了硬件升級。詳細配置如下:
廣角攝像頭:
5000萬像素1型傳感器,F1.6-4.0可變光圈,等效焦距22.5mm(默認裁切至等效27mm,0.8X時用滿),支持傳感器位移防抖,等效光圈最大能到F4.24,物理焦距8.5mm(猜測為IMX989傳感器)
潛望式長焦攝像頭:
5000萬像素約1/2型傳感器,F2.1光圈,等效焦距約90mm(默認裁切至等效95mm),支持OIS,最近對焦距離5cm,等效光圈F12.6,物理焦距15mm(猜測為OV64B傳感器)
超廣角攝像頭:
4000萬像素約1/1.7型傳感器,F2.2光圈,等效焦距約13mm,等效光圈約F14.7,物理焦距1.95mm(猜測為IMX600傳感器)
比較聰明的設計點是因潛望式長焦占用位置需要凸起,而為了維持攝像頭DECO形狀,將這塊做成一個XMAGE的影像徽標,而為了給1型廣角攝像頭足夠的空間匹配光學設計結構,將攝像頭做了步進電機實現了大約1mm的伸縮結構,設計上下了不少功夫。
Tips1:攝像頭DECO一般指攝像頭模組部分的外觀設計。
Tips2:在宣傳中傳感器尺寸一般說xx英寸指的『光學格式Optical Format』而并非實際尺寸,此尺寸來源為圖像傳感器對應尺寸的攝像真空管,雖然攝像真空管早已功成身退,但這種標稱尺寸沿用至今。現在大家用xx型代替xx英寸避免誤導消費者。
正面采用了華為最新的”臨境屏”,擁有較好的四邊等深弧面,6.8英寸,2844*1260@120Hz LTPO高頻調光OLED屏,輔以”玄武鋼化昆侖玻璃”,能達到較好的保護效果。用比較簡單的話來形容這塊屏幕的話,就是屏幕亮度足夠、色彩管理一如既往的好,能夠很好的滿足戶外攝影的需求。
邊框弧形本次做的非常合手,屏幕向下延伸的弧面也做的非常精細,這也給手感帶來了非常多的加分。
手感
手感我們單獨拿出來說一個part,因為這是目前我們極少遇到的影像旗艦里還有優秀手感的手機。
它的重心非常合理,即使是我們拿的相對靠下,也能非常好的握持和使用。邊緣的弧形和屏幕邊框對誤觸的優化也讓我們正常使用時更加得心應手。
在拍攝時體驗也非常優秀,得益于周圍的弧形都做的比較好且幾乎沒有縫隙,拿起來的時候完全不會硌手,雖然6.8英寸屏幕并不算小機身了,但各方面的優化設計的確讓我們在這方面完全沒有后顧之憂。
我們認為這才是一個手機應有的狀態,攝影很強大,但并沒有為此犧牲任何手感相關的內容,且利用攝像頭做出一些獨特的設計符號。
”一英寸“
規格上已經看出這臺手機的廣角攝像頭搭在的是1型傳感器,也就是所謂的”1英寸”,搭載這種傳感器的好處不言而喻,底大一級壓死人。但往往對于機身厚度影響巨大,畢竟攝像頭模組、屏幕組件、玻璃、后蓋以及甚至有可能有主板、中框結構件等各方面疊加起來本就非常驚人。
如果攝像頭模組采用更大的底,勢必會增加攝像頭模組的高度。
其實各個廠家、各個方案商都想出了非常多的解決辦法來削減高度、削減鏡頭實際使用長度,但這樣無疑都會使成像效果減弱,至少也會選擇性放棄邊角畫質。
華為Pura 70 Ultra作為標桿的旗艦手機,當然不能犧牲畫質,采用了優質的旋動結構做了步進電機,在拍攝時伸出1mm多,此時才開始成像,這給鏡頭留足了物理空間,能帶來更好的畫質表現。
我們在沒拿到真機之前還在想會不會因為這個導致啟動相機變慢等,實際測試下來的結果是,開啟相機幾乎0延遲,攝像頭伸出速度也極快,可以說跟以前不用伸出攝像頭沒有任何區別。
而畫質更是沒的說,先來看看圖吧~
超大光圈+超大底+XMAGE+伸縮攝像頭,誰用誰迷糊~
高動態范圍保留了畫面中更多的細節,且通過計算讓整個畫面的銳度都很高,即使邊緣也分毫可見。
上圖放大可以看到畫面邊緣的陰影處細節也呈現的非常好。
風馳閃拍
本次有一個特別有意思的新功能,叫做風馳閃拍。我們原以為這個功能是單純的提高快門速度進行畫面捕捉,但實際拿到的時候,發現這個功能并不是簡單。
一般抓拍提高快門就基本能做到普通的抓拍
一般的抓拍模式就僅僅是識別物體然后提高快門速度匹配拍攝的內容,然后進行拍攝。但這樣的拍攝會有極大的問題,一是高速快門在暗光下畫質會非常差,此外人反應速度有限,很有可能按快門的瞬間已經晚了。
實際按快門時小狗已經撲過去了,此畫面在按下快門之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