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5月1日開始,杭州主城區的智能汽車將邁入無人駕駛的新紀元。杭州市出臺了一項新條例——《杭州市智能網聯車輛測試與應用促進條例》,這標志著杭州在智能網聯車輛領域邁出了重要一步。
自那天起,杭州的八個城區(上城區、拱墅區、西湖區、濱江區、蕭山區、余杭區、臨平區、錢塘區)以及桐廬縣城區,總面積達到3474平方公里,將被劃定為智能網聯車輛的測試應用區域。杭州因此成為全國首個非經濟特區城市,通過地方立法為自動駕駛車輛上路提供了明確的流程。
在杭州,智能汽車要想上路,得先過五關斬六將。首先,車輛得在虛擬環境和封閉環境中完成測試,然后才能進入實際道路測試階段。這個過程就像是打游戲升級,從空載到載人,從有司機監督到完全無人駕駛,最后才能投入商業使用。每個階段都有嚴格的時間、里程和安全標準。到目前為止,杭州的智能汽車已經安全行駛超過120萬公里,而且沒有發生過主動事故
萬一智能汽車在路上出了事,責任怎么定呢?別擔心,杭州已經考慮到了這一點。如果自動駕駛車輛發生交通事故,會根據各方的行為和過錯程度來確定責任,這和有人駕駛的車輛是一樣的。如果車輛違法了,車上有駕駛員或者安全員的話,就對他們進行處理;如果沒有,那就得找提交測試的主體算賬。
杭州對智能汽車的測試流程非常嚴格,從虛擬測試到封閉場景再到道路應用,每一步都經過精心設計,以確保安全。到目前為止,已經完成了超過120萬公里的安全測試,而且事故率為零。條例還明確規定了交通事故責任的認定和處罰主體,確保智能汽車的安全運營有法可依。
杭州的這一舉措,不僅為智能汽車的發展提供了堅實的法律基礎,也為全國其他城市樹立了榜樣。未來,我們有理由相信,無人駕駛汽車將成為我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