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tel在2024年10月24日發售了15代Ultra200S系列CPU,首發型號為Ultra9 285K、Ultra7 265K/265KF、Ultra5 245K/245KF,可見這代CPU在命名規則上發生了重大改變,采用了全新的Arrow Lake架構,融合了高效的架構設計與先進的AI處理能力。
Ultra200S系列CPU優勢有,當然缺點也是有的。
基于的Arrow Lake架構效率高,非常優秀,Ultra200S系列這一代CPU在砍掉超線程的情況下,多核性能也超了14代同級別CPU,生產力性能更強勁。
此外,Arrow Lake架構功耗和溫度明顯有了巨大改善,能效比十分出色。Ultra9 285K的CPU平均游戲package功耗僅有79W,這要遠低于i9-14900K的152W。配備360水冷的情況下,游戲溫度僅有50度左右,所以對于裝機,消費者可以減少對散熱器上的投入。
不過Ultra200S系列CPU的缺點也是有的,游戲性能出現開倒車的情況,稍有倒退,相比上一代同級別的CPU,大概弱了3-5%,主要可能就是睿頻低了5%的原因。再來看看AMD這里,幾乎所有的CPU型號,都側重的是游戲性能,尤其是X3D系列CPU,例如剛推出的R7 9800X3D,算是暫時最強的游戲CPU,這兩個平臺完全走的不是一條路。
AMD CPU的發展,主要針對的消費群體是游戲黨,相同的顯卡情況下,怎么能讓游戲幀數更高一些。而intel CPU更像是全能型產品,多核性能更強,除了游戲性能,還要兼顧著高強度計算、多任務處理的應用場景以及視頻剪輯之類的生產力需求,所以如果僅從單方面角度來評判intel和AMD的產品,這是絕對錯誤的觀念。
15代intel CPU剛剛發布,不少游戲玩家開始吐槽著intel游戲性能開倒車,但是反過來說,如果是剪輯類生產力用戶群體,是不是該罵一罵AMD垃圾呢,大多數產品只關心游戲玩家。所以我個人覺得,任何一款產品,只要是適合自己的才是真道理,這世界上根本沒有十分完美的東西。
好了廢話不多說,裝機之家曉龍分享一下臺式電腦CPU天梯圖2024年11月新版,來看看吧。
![臺式電腦CPU天梯圖2024年11月新版 桌面CPU性能排行榜](http://www.dfulqf.cn/uploads/image/2024/1112/202Z161K0.jpg)
桌面CPU性能排行榜2024
一、裝機之家桌面CPU天梯圖(臺式機CPU性能排行)
裝機之家臺式機CPU天梯圖包含了從4代到最新推出的15代CPU(Ultra200S系列),目前intel平臺主流裝機依然建議首選12代、13代以及14代CPU,高配嘗鮮可以考慮下15代CPU。而AMD平臺主要是銳龍一代、二代、三代、四代5000系列及五代7000系列以及全新的六代9000系列,目前AMD主流裝機建議首選5000系列和7000系列CPU,高配也可以嘗鮮9000系列CPU,來看看吧。
![臺式電腦CPU天梯圖2024年11月新版 桌面CPU性能排行榜](http://www.dfulqf.cn/uploads/image/2024/1112/202Z236491.png)
桌面CPU天梯圖2024年11月最新版
注:CPU型號位置越高代表CPU性能越高,性能則越強,利用多核性能來排位,不同軟件測試可能存在結果不同,僅供參考,如果排序有誤,請指出。
需要注意的是,天梯圖的CPU型號主要以多核性能排位,而不是單核性能或是游戲性能。就拿AMD的新推出的R7 9800X3D來說,X3D系列它原本的定位就是一款純游戲CPU,論多核性能,可能都不如價格便宜的i5 14600KF,所以如果按照多核性能排名,肯定是不高的,但是對于現階段游戲性能絕對是最強王者,這也是價格貴的主要因素。如果你用R7 9800X3D作為生產力使用,它絕對不合適,X3D僅適合硬核的重度游戲玩家。
裝機咨詢配置可以咨詢微信號:80062824
目前熱門CPU簡評:
500-1000元熱選CPU推薦:
AMD銳龍5500GT:新推出的APU處理器,核顯裝機首選 ,用于替代之前熱銷的R5 5600G,兩者性能旗鼓相當,相當于換了個馬甲。R5 5500GT最大的優勢主要在于內置VEGA7核顯性能強勁,基本等同于GTX750Ti獨顯,所以憑借內置的核顯即可滿足騰訊全家桶游戲需求。
intel酷睿i5 12400F:
目前的裝機熱選性價比CPU之選,6核12線程設計,睿頻至高4.4Ghz,日常使用和游戲使用完全夠用,主要架不住便宜,關鍵CPU才600元左右,還要什么自行車?
intel酷睿i5 12490F:
i5 12490F可以看似是i5 12400F升級版,僅有盒裝CPU,同樣是6核12線程設計,在頻率增加了0.2Ghz,至高睿頻可達4.6GHz,并在三級緩存上增加了2MB,為20MB。配備更高的頻率和三緩,無疑在游戲表現上帶來更高的幀率,目前行情可以考慮下i5 12490F盒裝。
AMD銳龍R5 5600:
與i5 12400F同級別,同樣擁有6核心12線程設計,加速頻率至高4.4GHz,由于配備了32MB高三緩,對于吃三級緩存的游戲來說,游戲性能會反超i5 12400F,性價比突出。
intel酷睿i5 13400F:
i5 13400F相當于i5 12400F升級版,多了4個小核,最終規格為10核心16線程,多核性能則領先30%左右,對于直播、程序多開、生產力需求無疑更好一些。目前散片價位才900不到,目前價格已經創新低,可以入。
14400F相比i5 13400F提升極小,價格比較高,先階段不建議選擇,建議考慮i5 13400F。
intel酷睿i5 12600KF:
千元級熱選的CPU,規格類似于i5 13400F,同樣是10核心16線程,性能略強于i5 13400F,不鎖SA電壓,可以上更高頻率內存,不建議搭配Z790主板,建議上能夠滿足供電需求的B760主板,性價比會更高。
AMD銳龍R5 7500F:
R5 7500F是注重游戲性能的一款千元級CPU,得益于銳龍R5 7500F高頻大核心,游戲上領先i5 12600KF毫無壓力,不過多核性能不如i5 12600KF,所以特別適合打游戲的裝機用戶。需要搭配A620、B650主板,必須上DDR5內存。
AMD銳龍R7 5700X3D:
千元級性價比游戲神U,X3D屬于游戲偏科型CPU,僅合適專打游戲的玩家,不建議生產力用戶。配備了獨特的3D V-Cache技術,擁有超大的96MB三級緩存,加上4MB二級緩存,共100MB的高速緩存,更有利于吃三緩的網游,R7 5700X3D配備了8核心16線程,加速頻率至高4.1GHz。就拿R7 5700X3D這顆CPU來說,單論游戲性能,可超越i5 13600KF,特別是網游,幀數領先會更大,相比自家的R5 7500F在游戲1%LOW幀更穩定,但如果想要DDR5平臺,可以考慮下R5 7500F。
1000-2000元CPU推薦:
i5-14600KF:
起初i5 14600KF并不值得推薦,沒熱選的i5 13600KF性價比高,但目前價格降價,和i5 13600KF相差無幾,替代i5 13600KF的全新選擇。i5 14600KF相當于i5 13600KF升級版,性能大概領先了4%。i5-14600KF是由6個性能核+8個能效核構成,最終規格為14核心20線程,性能核最高頻率可至5.3GHz,相比i5 13600KF高了0.2GHz,更利于游戲,同樣配備三級緩存24MB,是游戲兼生產力的值得推薦的CPU。
R5 9600X:
AMD 銳龍R5 9600X首發價格為1949元,新品價格比較貴,目前散片1400元左右,建議降價至1200-1300左右再入,將至采用的是6核心12線程設計,加速頻率5.4GHz,擁有32MB三級緩存和6MB二級緩存,熱設計功耗65W,能耗比優秀,單核性能有了顯著提升。
R5 9600X游戲性能超i5 14600KF,單核性能領先i5 14600KF大概8%,但是多核性能弱了14%,畢竟i5 14600KF它是14核20線程,所以R5 9600X比較適合游戲玩家,如果有生產力需求可以入i5 14600KF。
2000-3000元CPU推薦:
R7 9700X:
AMD銳龍R7 9700X首發價格為2549元,新品比較貴,目前盒裝價格有所降價,但建議降至二千元以下再考慮入手,這顆處理器擁有8核16線程的規格,純8個大核心,基準頻率3.8GHz,加速頻率為5.5GHz,配備32MB的L3緩存和8MB的二級緩存。
R7 9700X多核性能接近i5 14600KF,但是單核性能強,領先了10%左右。
intel酷睿U5 245K/KF:
U5 245KF是intel發布的15代酷睿CPU,首發時間是2024年10月24日,U5 245KF將是一款替代i5 14600KF的新產品,Arrow Lake架構效率比較優秀,雖然砍掉了超線程,僅有14核心14線程,多核性能依然強于i5 14600KF,同時功耗和溫度表現更優秀,不過由于單核性能低于i5 14600KF,所以游戲性能反而倒退3%。
不過目前還不值得選購,首先是目前價格偏貴,目前行情盒裝在2000元附近,還需要一定的降價才值得選擇,最關鍵的是B860主板還沒有正式發布,搭配Z870主板毫無性價比可言,2025年1月初的CES 2025展會上發布B860主板。
intel酷睿U7 265K/KF:
Intel 酷睿U7 265K基礎頻率為3.9 GHz,睿頻至高可達5.5Ghz,全核睿頻頻率5.2GHz,E-Core的全核睿頻頻率4.6GHz,二級緩存和三級緩存分別為36MB/30MB,由于這一代砍掉了超線程,所以擁有20核心20線程,此外,這代不再支持DDR4內存,僅支持DDR5內存,引入了內置了NPU人工智能引擎,熱設計功耗為125W。
U7-265K對應的上一代是i7 14700K,理論性能單核領先了約6%,多核心領先了10%,可見Arrow Lake架構效率比較優秀,這一代U絕對是視頻剪輯等生產力人群的福音,視頻剪輯性能較好,不過可惜的是,游戲表現上稍有遜色,不如i7 14700K,幅度大約4%。由于新架構,溫度與功耗更低,由于接口更換成LGA1851,所以需要搭配新一代的Z870芯片主板。
AMD銳龍R7 7800X3D:
R7 7800X3D算是上一代最強游戲CPU,專為玩家打造的游戲CPU,側重于游戲,不合適生產力,配備了96MB超大三級緩存,擁有8核16線程設計,加速頻率為5.0GHz,其游戲性能平均相比i9 14900K強了7%。不過目前價格猛漲了一波,原本2100-2200元左右,目前基本在2700-2800元左右,不建議入手。
AMD銳龍R9 9900X:
AMD R9 9900X的首發價格為3399元,目前盒裝已經將至3000元內,擁有12核心24線程,適合高強度計算和多任務處理的應用場景之類的生產力需求。
綜合多核性能和i7 14700KF相差無幾,但是單核性能領先了5%左右。
更高價位的CPU推薦:
AMD銳龍R7 9800X3D:
AMD將于24年11月7日發布了銳龍R7 9800X3D,首發價格3799元,算是新平臺最強的游戲CPU。這類CPU對于普通玩家就不用看了,僅適合土豪的硬核游戲玩家,整機方案比較貴,顯卡不搭配個RTX4080S、RTX4090之類的,或者等待RTX5090,也對不起這類CPU,特別適合4K玩3A游戲。此外,由于新品發布,同時也可能會被黃牛炒作,價格偏貴,建議再等等。
intel酷睿U9 285K:
intel酷睿U9 285K首發價格為4799元,用于替代14代i9-14900K,在眾多專業測試中,酷睿U9 285K相比上一代i9-14900K平均強了17%左右,這兩顆CPU都是8P+16E核心,一共24個核心,但是要知道Ultra 200S系列這代CPU是沒有超線程的,同時睿頻還低了一點點,這樣的成績只能說明Arrow Lake架構效率更高。
此外,Arrow Lake架構功耗更低,Ultra9 285K的平均游戲package功耗僅有79W,要遠低于i9 14900K的152W。意味著,對CPU散熱器的成本將會大幅減少。不過游戲性能有所倒退,略弱于i9 14900KF大約5%。
intel酷睿U9 285K不僅適用于內容創作行業,還能完美支持基于AI的應用,如機器學習和數據分析等,顯示出其在處理復雜計算時的強大能力。由于新架構,溫度與功耗更低,由于接口更換成LGA1851,所以需要搭配新一代的Z870芯片主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