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事不決造增程,已經是當前車企的明規則了。在固態電池尚未能市場化的當下,增程電車結合了電動車的超強動力和燃油車的續航與便捷,而成為較為妥當的過渡性新能源汽車方案,當前,無論是新勢力還是傳統汽車品牌,都已經把增程納入重要組成部分。而在前幾日,何小鵬也正式官宣小鵬汽車增程計劃,發布了鯤鵬超級電動體系。那么小鵬增程究竟有哪些看點呢?
小鵬增程是什么?
從發布會上可以知曉,小鵬增程方案基于全域800V高壓碳化硅平臺,集成了5C超充AI電池、混合碳化硅同軸電驅、靜音增程器(運行噪音僅為1dB)及AI電池醫生和AI動力功能。這一系統實現了純電續航430公里,綜合續航預計超過1400公里,顯著優于市面上大多數增程車型200公里左右的純電續航。
技術層面,新一代碳化硅同軸電驅體積減少30%,電驅CLTC效率高達93.5%,有效提升了能量轉換效率和空間利用率。5C超充AI電池支持峰值充電功率540kW,12分鐘可充電至80%,大幅縮短了充電時間。此外,靜音增程器在運行時僅增加1dB的噪音,為用戶提供了更加寧靜的駕乘環境。
比較遺憾的是,小鵬并未發布這套增程系統的動力參數方面的信息。
增程走大電池路線,有好有壞
其實就在不久前,寧德時代也發布了驍遙超級增混電池。該電池純電續航突破400公里,支持4C超快充技術,充電10分鐘即可補能280公里,目前已有8款車型搭載了寧德時代驍遙超級增混電池,包括阿維塔、深藍、啟源、理想、哪吒等品牌。預計到2025年還將有超過20款增混車型搭載該電池并陸續上市交付。
為什么大家都開始做長續航增程?一方面是電池成本相對較低,給廠商留足了利潤空間和定價自由度,另一方面則是電池超充技術的發展,大電池的充電速度有了比較大的提高,4C、5C開始慢慢普及,也為大電池增程提供了客觀條件。
但反過來說,大電池增程缺點也非常明顯。一是作為增程車型,本身就需要兩套動力系統,提高了整車重量,再塞進一塊大電池,整車重量爆表,肯定會影響整車的動態表現,加單調校難度。
此外,在結構上大電池也會侵占底盤空間,并且需要更優秀的增程混動平臺來提升整車的空間利用率,對于小鵬這樣的車企來說,開發一套全新平臺風險壓力也不小,萬一失敗,研發成本就血本無歸。
另一個缺點是,對超充技術的要求更高。雖然商用超充已經逐漸普及,但也只停留在一二線城市,并且家用充電樁很多也裝不了大功率版本,缺少超充,就會讓大電池增程顯得有些雞肋。
目前第一梯隊增程技術有哪些
長安深藍的增程目前在國內屬于第一梯隊,非常具有代表性。
長安深藍SL03增程版結合了高效能增程器、超長續航和智能化能量管理組合方案。增程器采用阿特金森循環技術,結合微核高頻脈沖技術,在CLTC工況下實現純電續航200km,綜合續航達到1200km,滿足長途出行需求。同時,這套增程器發電機最高效率達96%,通過智能能量管理策略,確保低能耗與經濟性的平衡。
相比較來說,小鵬增程在超充、電池容量以及平臺方面占優,但在增程器效率方面應該和長安這套方案有差距,只能通過力大飛磚來提升續航里程,畢竟長安這么多年的技術積累放在那里,小鵬在短時間內還難以超越。
此外,理想汽車的增程也是一絕,在動力匹配方面做的非常好,小鵬增程能否在動力方面比較理想增程,還需要更多的數據才能獲得答案。
結語
小鵬汽車選擇發展增程技術,無疑是對當前新能源汽車市場的補充。在固態電池技術尚未成熟的背景下,增程技術以其獨特的優勢成為了過渡時期的優選方案。小鵬通過鯤鵬超級電動體系,不僅提升了產品的競爭力,也為用戶提供了更多元化的選擇。隨著電池技術的不斷進步和充電設施的日益完善,增程技術或將逐漸淡出主流視野。但在此之前,小鵬汽車無疑將通過增程技術,繼續在新能源汽車市場中占據一席之地。而其對技術創新的持續追求,也將為消費者帶來更多的選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