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11月7日,各大跨國車企三季度財報相繼出爐。在全球汽車市場面臨巨大挑戰的情況下,大多數跨國車企的業績表現并不樂觀,據《證券日報》記者統計,在10家主流跨國車企中,有9家第三季度凈利潤同比下滑,經營壓力可見一斑。
此外,隨著中國市場的電動化、智能化變革速度加快,空前的競爭烈度令眾多跨國車企利潤承壓。下一步,如何調整對中國市場的戰略布局和資源側重,已成為跨國車企亟待解決的問題。
“傳統大型車企仍處于盈利階段,但利潤在加速收窄。新能源車企盈利能力穩步提升,正在跨越盈利拐點。”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張永偉表示。
財報顯示,2024年第三季度,大眾集團、通用汽車和福特汽車位居營收榜前三名,分別為6052億元、3500億元和3300億元。從凈利潤指標來看,前兩名為通用汽車和特斯拉,分別為222億元和158億元,寶馬集團與梅賽德斯—奔馳以131億元的凈利潤成績并列第三位。從凈利潤同比增幅來看,特斯拉憑借17%的增幅居首,另外9家凈利潤同比悉數下滑。
具體來看,大眾集團第三季度業績延續了上半年的下滑趨勢。數據顯示,大眾集團今年第三季度營收784.78億歐元,同比下降0.5%;凈利潤15.8億歐元,同比下降63.7%。大眾集團營收增速明顯放緩,凈利潤持續大幅度下滑,主要原因在于全球銷量低迷。
今年第三季度,大眾集團全球銷量為217.6萬輛,同比下降7.1%。其中,純電動汽車銷量為18.9萬輛,同比下降9.8%。為此,公司被迫降低了預期,預計今年全年新車交付量為900萬輛,較去年減少24萬輛。
受市場需求下滑等因素影響,寶馬今年第三季度營收324.06億歐元,同比下降15.7%;凈利潤16.96億歐元,同比下降61%。
奔馳今年第三季度營收345.3億歐元,同比下降6.7%;凈利潤17.2億歐元。銷量方面,梅賽德斯—奔馳第三季度全球新車銷量為59.46萬輛,其中純電動車銷量為4.69萬輛。具體到中國市場,今年第三季度,奔馳銷量為17.07萬輛。奔馳方面將業績下滑歸咎于車型改造成本增加、中國市場競爭激烈以及對中國經銷商補貼提高等因素。有接近奔馳方面人士表示,奔馳在電動化方面推進緩慢,市場認可度始終難以改善。傳統燃油車方面,S級和邁巴赫轎車等高端車型市場份額被加速蠶食,入門級車型也受“價格戰”影響競爭力減弱。
美系跨國車企方面,通用汽車第三季度營收488億美元,同比增長10%;凈利潤31億美元,與去年同期基本持平。福特汽車今年第三季度營收460億美元,同比增長5%。談及業績不及預期,福特汽車CEO吉姆·法利坦言:“電動汽車部門是拖累公司整體表現的關鍵因素。”
事實上,在新能源浪潮的沖擊下,近年來跨國車企在轉型過程中普遍都面臨著諸多挑戰。
“技術挑戰是導致跨國車企電動化步伐放緩的因素之一。”乘用車市場信息聯席會秘書長崔東樹認為,目前跨國車企在電池能量密度、充電速度以及回收處理等方面仍存在諸多問題,解決需要時間和研發投入,這都不是能在短期內完成的。
記者觀察到,今年下半年以來,多家跨國車企陸續通過增加燃油車、混合動力車型的投放,并通過大幅削減成本等措施來穩住利潤,以期能夠在競爭激烈的國內市場爭得立足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