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續航性能」無疑成為眾多安卓用戶回避蘋果設備的一大考量因素,同樣,也促使部分忠實果粉轉向安卓陣營。作為一名長期擁抱蘋果生態的資深用戶,小編時常對這一現象感到困惑:為何Mac與iPad能擁有出色的電池續航,而iPhone卻在這一方面顯得遜色?盡管小編廣泛搜尋網絡資訊,但所得答案往往不盡人意,甚至有種避重就輕之感。
在眾多解讀中,有一種觀點較為獨特且略帶矛盾,勉強觸及了問題的核心。該觀點指出:核心議題在于,iPhone能否換裝更大容量的電池?從技術層面而言,這確實是可行的,但無法回避的是,這會導致iPhone機身厚度增加。對于最新款iPhone而言,增加電池容量似乎意義不大,因為即便提升了電池容量,也無法有效緩解因技術迭代導致的電池老化問題;而對于舊機型,增加的厚度反而加重了攜帶負擔,往往需要搭配保護殼使用,這樣的設計回歸到早期iPhone的厚重感,無疑會失去大量追求輕薄手感的使用者。因此,歷代iPhone在設計時始終在尋求續航與輕薄之間的微妙平衡。(信息來源:瑞評科技觀)
小編對此持雙重態度:一方面,認同續航能力的確與電池容量緊密相關,在相同配置與尺寸的手機中,若想延長使用時間,電池體積的增加會犧牲內部空間,只能通過增厚來實現容量擴展;另一方面,對于蘋果未能實現超薄與持久續航并存表示不解,畢竟市場上已有其他品牌成功展示了這一可能性。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iPhone憑借iOS系統的優化能力,即便電池容量相對較小,也能實現超越某些大容量安卓電池的續航能力。有評測顯示,iPhone 13的問世標志著它在續航方面實現了對安卓的超越,僅憑3227mAh的“小”電量,就超越了眾多配備4000至5000mAh電池的安卓手機。而電池容量更大的iPhone 13 Pro Max,更是將續航優勢發揮得淋漓盡致。這無疑是對蘋果軟硬件協同優化能力的一次有力證明。
圖片源于:知乎
探究其緣由,根本在于蘋果對電池硬件設定了更為嚴苛的標準。事實上,手機電池的成本相對低廉,技術門檻亦非高不可攀,但蘋果在整體硬件品質上追求極致,電池自然也不例外。加之,iOS系統的持續精進以及A系列芯片的高效節能特性,共同促成了蘋果設備的低能耗。
然而,評測歸評測,實際運用中,不少用戶仍感蘋果設備的續航能力不盡人意。鑒于此,網絡上涌現眾多博主分享提升iPhone續航的攻略,筆者早前也做過類似分享:提升iPhone電池壽命的實用建議(感興趣的朋友不妨點擊鏈接深入了解)。但至于iPhone續航表現不盡如人意背后的深層原因,尚需我們進一步挖掘。
此賬號致力于分享與蘋果相關的各類資訊,旨在助你更全面地了解蘋果生態。若你覺得這些信息對你有所幫助,歡迎關注、贊賞,并積極參與評論區互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