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價2萬多的華為三折疊手機雙十一只需要2萬塊了,直接體驗一把商務成功人士:
一、手感
華為三折疊質感的確沒得挑剔,畢竟兩萬的機子,兩個轉軸非常緊湊有質感,折疊時候也沒有廉價松垮感,厚度和重量其實都還好,和前兩年的折疊屏差不多,裸機拿起來非常舒服,展開厚度幾乎是iPhone15PM的一半,而折疊起來后握持感接近藍廠的XFold,除了整機有點重外,其他都能接受。
但是因為展開后單機身太薄,充電口的這里沒辦法優化工藝了,導致折疊狀態下機身底部充電口在單手握持時會在小拇指上卡出印子,而且摸起來也有點割手。
二、屏幕凹痕
凹痕肯定會有的,就是正面展開使用的時候,是感覺不到的,側面看是稍微比較明顯的。觀感上展開之后的10寸大屏是很震撼,看16:9的視頻和漫畫、文章都很過癮,但折痕側面是較為明顯,只要不是純正面就看的很清楚,無法忽略。另外目前本i人還做不到在公眾場合全打開使用,適合社交牛逼癥用戶。
完全展開起來以后,相當于一個正常大小平板,所以看抖音,畫面比例適配,看視頻軟件,橫屏也適配。
三、系統適配
可能華為覺得沒有必要為三折疊單獨優化系統,所以三折疊最多也只能兩個應用分屏,不支持三個面開三個應用,每個占一屏玩。就目前來說,仍然存在一些適配問題,如展開后一些軟件機身旁的留白。
懸停來說體驗很棒,幾乎無死角懸停。屏幕折疊后磁吸也很緊。不過開關的時候,我還是有點緊張,一個手肯定搞不定。總擔心摔了…
四、影像硬件
很多人覺得MateXT貴了,用料就好了。實際上跟華為Mate X硬件一樣,不同的是三折疊鏡頭有鍍膜,以及把一倍鏡頭改成了24mm焦段,僅此而已。而改了默認焦段,5.5x鏡頭實際也才132mm,跟旁邊X5對比了一下,沒明顯提升。本質上作為商務土豪人士專用機,沒太必要卷影像,這樣就夠了。
怎么說呢,作為全球第一個量產的三折疊,值得肯定,真的很新穎也很有創意,廣告詞想的也是真好。但是很多適配還沒做好,體驗上來說不算特別好。當然,也可能是我要求高了,把它跟直屏機的便利性對比了。不過最起碼,目前的系統版本來看,華為三折疊的確沒法直接當主力機用,也許驚喜在NEXT系統里?也許象征意義大于實際意義?
總結:吸睛程度滿分,實用性一般,社恐慎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