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車輛的安全,有幾個屬于底層邏輯的前提:
一般來說,重量越大越占便宜
車輛對撞時,由于吸能結構布置的位置不同,更高的車更容易把對方變成自己的吸能盒,而較矮的車卻容易鉆空導致吸能盒未發揮作用。
和第二條相反的,重心較高的車在碰撞中更容易發生翻滾導致二次傷害。
這幾條原則,尤其是前兩條,會給大部分人一個普遍的印象:SUV更大更重更安全。因為大家見過了太多SUV追尾轎車沒啥痕跡,轎車追尾SUV前面全都潰縮吸能的照片。
與此同時,很多年來,不少人也一直在孜孜不倦的科普另一件事:轎車大部分場景下比SUV更安全,其實主要論點就是上面第三條,重心和翻滾相關。
但其實轎車扳回一城的不止重心,還有整體車高帶來的「鉆卡車安全」。這一點在最近懂車帝發布的鉆卡車測試里看的淋漓盡致,只不過之前被經常性的忽略了。
為什么轎車的整體成績會顯著好于SUV?因為力的傳遞路徑完全不同。
SUV由于人高馬大,A柱撞上卡車車尾直接形成剪切力,所有既定安全吸能措施全部失效,只能靠A柱材料硬抗,而這種級別的能量超過了所有車用材料的承受能力。
轎車車高較低,以觀感上表現最好的小米SU7為例,低矮流線的車身鉆入卡車后,車身整體受力,車身被大幅向下擠壓,這時候整個籠式車身整體受力,在垂直方向甚至連輪胎和懸架也在這個過程中起到作用。前后方向由于鉆入卡車底部后撞到卡車后軸,車輛設計的吸能裝置正常發揮作用。兩個方向的結構設計幫助車輛全身而退。
很多人會說鉆卡車的實驗設計對SUV不公平,可是高速公路上實際會出現的危險場景什么時候在乎過公平不公平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