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道,近日,特斯拉發布了2024年第三季度的財務報告。財報數據顯示,特斯拉在第三季度創造了252億美元的總營收,較去年同期增長了8%;單季毛利率達到19.8%,同環比均提升近2個百分點;美國通用會計準則下(GAAP)歸屬于普通股股東的凈利潤21.67億美元,同比增長17%,多項指標高于業內預期。
在第三季度財報發布后的盤后,特斯拉就大漲了12%,特斯拉的市值上漲了超過800億美元,約等于一個小米集團,兩個蔚小理。
三季度毛利率不降反升
特斯拉在第二季度“增收不增利”后,業內人士分析指出,該公司在第三季度交出了一份超出預期的業績報告。
自去年起,特斯拉的毛利率一直未能重回20%以上,去年四個季度分別為19.3%、18.2%、17.9%和17.6%,今年二季度更是降至18%。然而,今年第三季度,特斯拉的毛利率升至19.8%,同比增長1.95個百分點,超出分析師預期的下降1.1個百分點。
這一毛利率提升得益于特斯拉持續降低的成本。財報顯示,今年第三季度,特斯拉單車銷售成本降至歷史最低水平,約為3.51萬美元。特斯拉表示,上海超級工廠的單車銷售成本持續優化至歷史最低水平,同時基于成本定價策略,中國市場的Model 3和Model Y售價低于全球其他市場。
特斯拉的電動汽車交付量在第三季度環比和同比均有所增長,全球交付量達約46.3萬輛,刷新了季度交付紀錄,其中Model Y表現尤為突出。
特斯拉透露,公司計劃在2025年上半年推出更多具有競爭力的車型,其中包括被投資者稱為Model 2的低價車型,預計將為消費者帶來更實惠的選擇。
特斯拉首席執行官埃隆·馬斯克在財報電話會上表示,公司將在2025年上半年推出更實惠的車型,并預計在激勵措施的支持下,電動汽車的價格將低于3萬美元,這被認為是一個重要的門檻。
“賣碳”收入增加,儲能業務爆發
根據數據顯示,特斯拉在第三季度通過出售碳積分獲得了7.39億美元的收入,這一收入來源對特斯拉的凈利潤貢獻顯著,幫助公司在該季度實現了21.67億美元的凈利潤。盡管與二季度相比,三季度“賣碳”的收入下降了17%,但同比增長超過30%,處于有史以來的第二高水平。特斯拉表示,這主要是因為其他原始設備制造商(OEM)在滿足排放要求方面仍然存在差距。
除此之外,特斯拉的儲能業務成為新的增長引擎,第三季度儲能產品裝機量達到6.9GWh,同比增長高達73%。今年前三季度的累計裝機量已經達到20.4GWh。在第三季度,能源業務實現了創紀錄的30.5%毛利率。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特斯拉的儲能電池產品Powerwall 在連續兩個季度刷新了最高紀錄。同時,Powerwall 3和位于Lathrop的超級工廠Megafactory的量產工作進展順利,Lathrop工廠每周可生產200臺Megapack。特斯拉預計,到2024年,儲能業務的部署量將比2023年增長一倍以上。
特斯拉于今年5月23日在上海臨港舉行了上海儲能超級工廠的開工儀式。據悉,這是特斯拉在美國本土之外的首座儲能超級工廠,將主要生產特斯拉的Megapack產品,工廠計劃在2025年第一季度投入運營。
分析師意見不一
對于特斯拉未來的發展,各家機構的分析師意見并不統一。Wedbush分析師Dan Ives堅定看好特斯拉,對其未來充滿信心。他給予特斯拉跑贏行業的評級,并將未來12個月目標價定為300美元,預計股價將上漲40.4%。Ives指出,三季度利潤率提高清晰地展示了特斯拉在平衡未來計劃的同時關注盈利能力。他認為,特斯拉已經不再需要降價,而這是未來幾年實現AI轉型并提高利潤率的關鍵。
然而,摩根大通的分析師Ryan Brinkman持不同看法。他認為,特斯拉的異常利潤增長可能激發投資者興奮,但這種股價上漲的催化劑并非長期增長因素。Brinkman指出,特斯拉通過出售碳排放積分這樣“賣炭翁”的角色不可能一直持續。他建議投資者不要過分關注特斯拉財報后的短期股價波動,這種行情很難繼續上演。
其他分析師對特斯拉的前景也存在疑慮。摩根士丹利的分析師在報告中提出了一系列待解決的問題,包括特斯拉資本支出的增長方向、AI在資本支出中的比重、回報周期、特斯拉在全自動駕駛技術發布前在自動駕駛、政府認證和保險方面的發展路徑,以及四季度可能出現的異常情況對利潤率的影響等。此外,他們還關注四季度儲能系統預期增長超過180%的動力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