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無人駕駛行業正上演著生死時速。
10月30日,谷歌母公司Alphabet旗下的無人駕駛汽車公司Waymo宣布,其Waymo One(無人駕駛出租車)服務實現每周提供15萬次付費出行服務,這一數據在8月份時僅為10萬單,在5月份時只有5萬單。這也意味著,Waymo每周單量在短短2個月內大增150%,在半年內翻了三番。
這一增長與 Waymo 今年以來不斷擴大車隊規模和服務區域、允許更多用戶乘坐其無人駕駛出租車有關。此前,Waymo首席產品官就曾表示,Waymo有意擴大規模、優化成本和提升消費者體驗。
據了解,Waymo在今年3月擴大了在舊金山半島的無人駕駛出行服務;6月再次宣布在舊金山全域用戶開放其無人駕駛出行服務, 近800輛無人車在美國舊金山繁華市區開展全時段(7x24小時)、全無人、可收費的規模化運營;9月,Waymo宣布與出行服務巨頭優步(Uber)合作,明年在奧斯汀和亞特蘭大兩大城市聯合推出自動駕駛汽車。
隨著近期舊金山全域的無人駕駛的開放、無人車數量的激增和覆蓋用戶的增加,Waymo每周單量在8月反超中國最大的自動駕駛出行平臺蘿卜快跑后,其每周單量已經達到蘿卜快跑的兩倍。公開數據顯示,蘿卜快跑目前服務車輛僅為400余輛,今年二季度內提供的出行服務約89.9萬次,平均每周提供出行服務7.5萬次,同比增長26%。截至今年7月底,蘿卜快跑已累計完成700萬次安全出行服務。
請輸入圖片描述
雖然Waymo目前無人駕駛總單量不及蘿卜快跑,但谷歌母公司正在加大對Waymo的資金投入,以支持其向新城市擴張并進一步開發其自動駕駛技術能力。就在10月26日,Waymo宣布完成56億美元的C輪超額認購融資,這也是Waymo迄今為止籌集的最大一輪融資。
不僅僅是Waymo頻頻發力,特斯拉等“洋蘿卜”也對無人駕駛產業虎視眈眈。在10月10日正式推出無人駕駛出租車CyberCab后,特斯拉CEO埃隆?馬斯克在第三季度財報電話會議上透露,已經面向特斯拉員工開啟自動駕駛出租車測試,并有望在明年正式開啟服務。馬斯克稱,特斯拉CyberCab將在2026 年實現大規模量產,年產量有望達到 200 萬輛,最終增至 400 萬輛。未來,特斯拉宣布其旗下所有車型都具備自動駕駛能力。一旦特斯拉無人駕駛出租車投入使用,其在全球的擴張速度不可小覷。
在這背后,無人駕駛正上演著巔峰對決,也將全球人工智能領域的競爭推向白熱化。自動駕駛綜合了人工智能、通信、半導體、汽車等多項技術,涉及產業鏈長、價值創造空間巨大,已經成為各國汽車產業與科技產業跨界、競合的必爭之地。
而當下,隨著谷歌、特斯拉“洋蘿卜”的前后夾擊,全球無人駕駛已經到了“決出生死”的關鍵時刻,自動駕駛已成為全球科技競爭的最前沿戰場。今年以來,德國、日本、英國等多個傳統汽車制造國也已加入無人駕駛競爭的陣營,從國家戰略層面實施產業部署,立法動作不斷,通過打造“制度高地”,搶占無人駕駛行業發展先機。
反觀國內,盡管無人駕駛行業入局者眾,但目前做到規模化、常態化測試的只有蘿卜快跑一家,也是我國唯一有希望站上國際舞臺,與Waymo、特斯拉“洋蘿卜”一較高下的王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