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8-30日,2025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年會在釣魚臺召開,會議期間飛書制造行業總經理張棣接受了媒體采訪,汽車總站網智駕編輯組整理如下:
大家好,我是飛書的張棣,負責大制造行業。飛書自 2019 年上線以來,服務了超 3 萬家付費客戶,僅汽車領域就覆蓋了從主機廠到產業鏈的 700 多家客戶,包括蔚來、小鵬、理想、小米、奇瑞等頭部企業。我們與客戶共同成長了三年以上,不僅在協同辦公領域深耕,更在業務協同、提效降本等方面通過共創打造了諸多解決方案。
問答環節
問:早期感覺飛書更適合內容創意行業,能否分享它在汽車制造業的具體應用場景,最好舉例說明?
張棣:早期飛書確實以文檔、會議等辦公功能為主,但服務制造業后,我們通過客戶共創拓展了更多業務場景:
智能會議紀要提效:以小鵬汽車為例,其全員信提到飛書能自動生成會議紀要,并通過系統分析會議內容的有效性 —— 比如識別待辦事項、跟蹤后續動作,從而評估會議質量和效率,解決企業 “無效會議” 痛點。
多維表格連接系統與人:汽車企業常面臨生產系統孤島問題(如 MES、SAP 等),飛書多維表格作為零代碼平臺,能打通系統數據與人員連接。例如,當生產管理系統出現缺料預警時,多維表格可通過自動化能力實時觸達相關人員,避免人工截圖、發 Excel 等低效操作,真正實現 “數據最后一公里” 的流動。
問:在 “軟件定義汽車” 的轉型中,飛書如何定位自身角色?
張棣:飛書正從早期的 “協同工具” 升級為 “效率平臺”。在電動汽車研發端,傳統燃油車的瀑布式研發流程已無法適應快速迭代需求,而飛書項目(飛書旗下工具)能幫助車企應對軟件化帶來的高頻需求變化。例如,通過敏捷項目管理功能,研發團隊可實時響應消費者反饋,實現快速迭代,這在智能座艙、自動駕駛等軟件定義的核心領域尤為重要。
問:飛書強調輕量化解決方案,但部分車企反饋系統整合反而增加跨部門溝通成本,如何平衡工具簡化與流程重構的矛盾?
張棣:關鍵在于飛書的定位 —— 我們不是獨立業務系統,而是整合系統的 “基座平臺”。以供應鏈為例,很多車企老板難以快速獲取核心供應商數據,因為數據分散在 ERP、采購系統等孤島中。飛書通過開放平臺和低代碼能力,將現有系統數據整合呈現,比如快速搭建 “供應鏈 360” 界面,讓管理層在手機端實時查看 Top3 供應商年度支出,并一鍵拉群部署任務,避免依賴人工匯總表格。我們的目標是讓已有系統更好用,而非替代它們。
問:兩個問題:一是飛書如何融入大模型,是否自研?二是企業數據上云的安全性如何保障?
張棣:大模型策略:飛書底層使用字節自研的 “豆包” 大模型,同時保持開放,支持接入第三方模型(如 DeepSeek),完全根據客戶需求靈活選擇。
數據安全:作為 SaaS 廠商,飛書已通過國際國內多項安全認證,且蔚來、小鵬等頭部車企均采用我們的 SaaS 方案,其嚴苛的安全評估已驗證了我們的能力。此外,飛書的合規框架能滿足不同行業的數據本地化、權限管理等需求,讓企業數據在安全的前提下實現高效流轉。
問:能否舉例說明飛書在 AI 場景的具體突破?
張棣:
當然。比如小鵬汽車通過飛書 AI 進行會議質檢,提升會議管理效率;公牛集團在客服場景中,利用 AI 解析經銷商的產品咨詢問題,自動生成回答建議,僅需少量人工補充即可響應,大幅降低人力成本。類似的場景已在研發、生產、銷售、服務等全鏈條落地,展現了 AI 與制造業的深度融合潛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