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10月27日電 (周昕)第五屆全球教師教育峰會(以下簡稱“峰會”)26日在北京師范大學開幕。峰會以“面向未來·共筑全球教師教育共同體”為主題,強調未來教師教育的重要性與全球教師教育共同體的建設,并探討新時代背景下的教師培養新定位。
本屆峰會吸引近30位中外頂尖學者以多種形式,和數百位高校學者、一線教師等共同討論全球教師教育議題,為全球教師教育研究者和實踐者搭建了對話交流的平臺。
北京師范大學副校長康震在開幕式致辭中表示,在科技進步、全球化、個性化教學等新趨勢背景下,教師教育及教師隊伍建設面臨新的機遇與挑戰,此次峰會提供了一個探索全球教師教育合作與發展的契機和對話平臺。
26日,第五屆全球教師教育峰會在北京師范大學開幕。周昕 攝
在主旨演講環節,香港教育大學校長李子建從東西方哲學視角解構教師核心素養,提出道德素養、終身學習意識、研究和反思能力都是教師應具備的核心素養,并強調個人發展和專業發展對教師成長的重要性。
“本次全球教師教育峰會,中外專家學者匯聚一堂,以多元視角進行交流和思想碰撞,對領域發展,尤其是青年教師的研究和成長來說有很大的幫助。”上海交通大學教育學院副教授陳麗媛說。
同日呈現的特邀報告中,澳大利亞新南威爾士大學教育學院院長、副教授托尼·拉夫蘭創新性地運用“廚師與廚房”概念闡釋了教師與學校的關系。
“中國在(教師)教育領域有著悠久的歷史。西方教育需要打破界限,從中國的教育體系中拓展視野。”拉夫蘭在接受采訪時表示,自己也想借此機會來到不同的環境中學習。
據悉,本次峰會由北京師范大學教師教育研究中心主辦,會議期間還將進行主旨演講、專題研討會、分組發表報告、墻報展示等,活動持續至28日。(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