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行巍峨向云端,汾水悠悠映碧天。
洪洞樹下的叩首揖別,流淌著綿長的文化血脈;巍峨的呂梁山,講述著革命英雄的不朽篇章;平遙古城斑駁的城墻,訴說著昔日晉商的繁華昌盛。在山西這片歷史厚土、紅色熱土、發展沃土上,中國移動山西省分公司(以下簡稱“山西移動”)充分發揮信息專業優勢,全面融入數字山西建設,為打造山西區域數字經濟發展新高地蓄勢賦能。
回首網絡建設足跡,山西移動建設者們蹄疾步穩,踏遍三晉大地,著力加快5G、算力精品網絡建設。從2014年在全省首推4G業務,到2019年領先建設5G網絡。截至目前,山西移動累計投入5G建設143億元,累計建成5G基站近5萬座。落地5G行業應用項目400多個,5G應用從“試水試航”走向“揚帆遠航”。在山西數字經濟發展新賽道上,山西移動勇擔發展新質生產力先行者,持續拓展產業發展空間,建成全省規模最大的5G網絡,開通全國首個礦用“5G新通話”,打造全省首個5G智慧物流園區,率先點亮全國首批5G-A示范營業廳,在運城學院建成全省首個5G-A高校網絡。
從技術領先到應用領先,引領沉浸式體驗與數智化新篇章
5G-A全稱5G-Advanced,是5G向6G演進的關鍵階段,擁有通感一體、無源物聯、內生智能、確定能力等“超能力”,在容量、速率等方面相較于5G實現大幅提升。
今年3月底,太原移動率先在汾河公園、紅燈籠體育場完成全省首個5G-A“通感一體”功能驗證,助推“一部手機云游三晉”成為現實。5月底,陽泉移動開通全市首個5G-A三載波聚合基站,還全面部署主城區、平定縣城、盂縣縣城區域的RedCap網絡,成為區域內首家提供5G-A服務的運營商,率先實現全市5G-A網絡商用。運城移動在運城學院建成全國首個5G-A高校網絡,重點覆蓋圖書館、教學樓等關鍵點位,有效支撐在線教學、視頻監控、安全管理等數智化應用。
從“汗水經濟”到“智慧經濟”:5G技術下的轉型故事
“目前,1號儲煤倉有空位,請新進園區車輛盡快過磅。”“五臺磅計劃執行總量461噸次,計劃執行總車數16萬輛次,占計劃總量59%。”山西晉煤鐵路物流有限公司,園區負責人一邊操作晉煤智慧一體化操控平臺,一邊進行園區內調度。
早晨七點,晉煤鐵路“5G智慧物流”園區,已是一片繁忙景象。據了解,這是山西移動與晉煤鐵路物流有限公司共同打造的山西首個“5G智慧物流”園區。該項目基于5G網絡及多項技術,監測園區日常運行、把握園區全局、綜合調度園區資源,全面智能化巡檢筒倉,實時達到可視化掌握園區各系統運行狀態,提升園區工作人員勞動效率和運輸周轉率,為園區生產及運輸途中的有機化運作保駕護航。
礦井環境特殊,保障安全是首要之位。山西移動在呂梁中陽東義集團鑫巖煤礦成功打造全國首個“把5G用于日常生產”的智慧礦山。利用5G技術成功搭建融合綜采工作面控制系統等28個子系統的智能集控平臺,建成2個智能化綜采工作面。“坐在電腦監控前,輕點鼠標就能實時分析采煤機、皮帶機、通風機等采煤設備的運行狀況,動動手指就能實現云、管、邊、端四層結構的智能感知、泛在連接……”山西移動相關負責人說,“在5G技術的加持下,全礦減員153人,噸煤成本降低15元,每年可節約人力成本3000多萬元。”
乘“數”而上,小鎮里的數智生活很精彩。走進位于呂梁市石樓縣的石樓小鎮黨群服務中心,映入眼簾的是一塊大顯示屏,實時顯示著整個小區的各個角落。“小區設置170多路高清攝像頭對基礎設施、樓棟房屋、公共設備進行視頻監控,40余個智能AI攝像頭對垃圾投放、車輛停放、重點人群等智能化管理。如果出現不按規定投放垃圾、停車等行為,系統會自動語音提醒,后臺人員也可以喊話提醒。同時,對重點人員進出小區也會有報警提醒。”呂梁移動石樓分公司總經理馬振興介紹。
從“望聞問切”到“遠程手術”,5G+醫療的雙向奔赴,正為晉中左權縣市民創造更多驚喜。移動5G賦能應急救援,在急救車轉運途中,醫療人員在移動終端即時調閱患者電子病歷信息,在車載移動醫療裝備實時監護患者生命體征,在車載攝像頭與遠端專家會診病情、協同診斷治療,實現院前影像數據共享、移動化會診、遠程救治診斷,爭分奪秒守護患者生命健康。
山西,正經歷5G技術的深刻變革。從網絡覆蓋到5G-A應用,從智慧物流到智能礦山,5G在山西展現無限可能。山西移動深耕本土,強化數字基建,推動科技融合創新,勇當數字山西建設主力軍,加速向智能化未來邁進。(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