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4月27日,中關村論壇迎來“人工智能主題日”,主論壇“未來人工智能先鋒論壇”于當日上午舉行。主旨演講中,遠期人工智能研究中心創始主任曾毅博士以”人工智能能力建設推進人工智能的全球發展與治理“為題進行了主旨演講,今日該中心發布同名《行動倡議》。遠期人工智能研究中心是坐落于北京的融人工智能研發與前沿思想智庫為一體的新型獨立研發機構。此次發布的《行動倡議》旨在倡議通過具體行動實施: (1) 推進人工智能賦能可持續發展、(2) 發展人工智能能力建設的國際合作, (3) 以多邊主義精神共同推進人工智能治理, (4) 支持設立聯合國框架下人工智能國際發展與治理機構。從而支持全球人工智能能力建設,促進人工智能的全球發展與治理。曾毅主任還以“面向可持續發展的人工智能觀測站”、人工智能賦能的“文化交互引擎”、“生命共生圖”等該中心研發的人工智能應用平臺為例講述人工智能如何賦能可持續發展與治理。
遠期人工智能研究中心主任曾毅。
《行動倡議》呼吁各國政府、國際組織、學術界、產業界以及社會各界人士,秉承“以人為本”的理念和“智能向善”的宗旨,攜手共同推進全球人工智能能力建設進程,凝聚人類智慧和力量共同推進全球人工智能的穩健發展與協同治理。《行動倡議》指出促進可持續發展的同時,應注重潛在的負面影響。例如盡可能采用綠色能源和低碳高效的人工智能技術,在實現智能化轉型升級的同時貢獻于零碳目標的實現。《行動倡議》還指出,在采用人工智能賦能的同時,注重對勞動就業的潛在影響,探索更好地發揮人類創造力和智慧的新途徑。
全球人工智能治理目前已成為世界各國最關注的話題之一,然而目前全世界并沒有一個真正包容的相關平臺協調全球的努力,解決公共的難題。《行動倡議》一方面特別強調政府、研發機構、媒體、公眾等不同角色應深度協作,在確保人工智能穩健發展的過程中以多邊主義精神共同推進人工智能治理。另一方面,《行動倡議》明確支持設立聯合國框架下人工智能國際發展與治理機構。曾毅主任指出,聯合國是唯一能夠被最廣泛國家信賴的國際組織,最有機會支持不同國家以合作的方式實現全球人工智能普惠的國際機構。在聯合國框架下建立全球人工智能發展與治理機構可以從全球視野和全球愿景出發,協同已有的區域性、單一能力的治理機構,統籌協調國際發展優先事項,制定并實施國際規范與標準,共同應對風險防范與倫理治理的挑戰。
據悉,該中心領銜研發并發布了“面向可持續發展的人工智能在線智庫(AI for SDGs Think Tank)”、人工智能賦能的“文化交互引擎”、“生命共生圖”、“智善人工智能倫理安全平臺體系”,并再之前曾發布報告“對《暫停巨型人工智能實驗公開信》的態度:來自中國的聲音”、《是否能夠實現并應該發展強人工智能:調研報告》、以及對長遠人工智能倫理研究《自然生命與人工智能生命的共生原則》等。并于今年2月發布了《全球人工智能治理評估指數(AGILE指數)》,引起國內外廣泛關注。此次發布的“行動倡議”是獨立研發與智庫機構針對積極推進人工智能能力建設,實現人工智能穩健發展與全球治理這個議題的具體貢獻。據悉,該中心正在開展和布局在人工智能能力建設、可持續發展與倫理治理等議題的廣泛國際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