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能源汽車行業的競爭日益激烈的今天,固態電池作為下一代電池技術的代表,正成為各大廠商爭相研發的焦點。
9月12日,豐田汽車公司宣布其固態電池生產計劃已獲得日本政府正式批準,并計劃于2026年正式啟動固態電池的生產。
初期雖產能有限,但預計在未來幾年內將迅速擴大規模,至2030年后實現年產量9GWh的目標。
豐田固態電池的推出,引發業內對電動汽車行業新的技術革命的廣泛關注。
01
想象一下,未來你的電動汽車只需10分鐘就能充滿電,而且續航里程超過1000公里,這不再是科幻小說里的場景,而是即將成為現實的技術突破。
近日,豐田汽車公司宣布,他們的固態電池生產計劃已經獲得了日本政府的批準,預計在2026年就能開始量產,這將使豐田成為全球首家推出固態電池驅動乘用車的汽車制造商。
固態電池,這個名字聽起來就很有未來感。
![豐田“王炸”電池獲批,2026年量產,10分鐘充滿,續航1200公里!](http://www.dfulqf.cn/uploads/image/2024/0914/0Z601C550.png)
與傳統的液態鋰電池不同,固態電池的電解質是純固態的,這意味著它們更安全,能有效防止短路和漏液。
豐田表示,他們的固態電池充電速度極快,只需10分鐘就能充滿,而且續航里程驚人,WLTP測試標準下能達到1000公里,甚至有望超過1200公里。
豐田的這一動作,無疑給全球汽車行業帶來了一股新風。
但對中國的電池企業來說,這可能是一個不小的挑戰。
豐田的固態電池量產計劃,預計將在2027年或2028年產能增加,到2030年之后將開始大規模生產,年生產目標達到9GWh。
這不僅是豐田的一次大膽嘗試,也是對整個汽車行業的一次挑戰。
隨著技術的不斷進步,我們有理由相信,固態電池將為電動汽車的未來帶來革命性的變化。
02
事實上,中國電動車品牌也在積極跟進全固態電池。
上汽集團表示其研發的固態電池將率先應用于名爵品牌旗下車型,預計新車將在2025年第2季度發布;
廣汽同樣官宣已完成研發30Ah大容量全固態電芯,并將率先用于昊鉑車型,時間節點為2026年。
全球最大動力電池廠寧德時代董事長曾毓群公開表示,若用技術和制造成熟度1-9作為評價體系,寧德時代的全固態電池研發目前處于4的水準,2027年有望實現小批量生產。
此外,中國政府計劃投入約60億元用于全固態電池研發,包括寧德時代、比亞迪、一汽、上汽、衛藍新能源和吉利等六家企業將獲得政府基礎研發支持。
這表明中國在固態電池領域的研發力度和決心。
在固態電池的研發上,各大企業也都有自己的時間表。
例如,豐田宣稱“全固體電池”研制成功,預計在2027年量產。
韓國三星預計在2027年量產全固態電池。中國企業如上汽集團已經開啟了全固態電池500天投產計劃,廣汽集團宣布自主研發的全固態電池技術將于2026年量產。
可以看出,固態電池的商業化進程正在加速,量產上車已經被提上日程。隨著技術的不斷迭代創新和產業鏈生態的逐步完善,固態電池商業化應用的腳步也漸行漸近。
03
在言叔看來,固態電池技術的突破和商業化落地,將會徹底顛覆目前的電動汽車行業。
可以說,固態電池是一把讓電動汽車真正走進千家萬戶的鑰匙。
不過需要注意的是,固態電池的發展還處于早期階段,存在多種技術路線的并存與探索。
而且,固態電池的成敗在于電解質,也就是說產業鏈的培養至關重要,這是一個長期而緩慢的過程。
![豐田“王炸”電池獲批,2026年量產,10分鐘充滿,續航1200公里!](http://www.dfulqf.cn/uploads/image/2024/0914/0Z60336371.png)
“3~4年內完全替代現在的液態鋰電池是不現實的”,樂觀預計,到2030年,固態電池的市場占有率或達到5%~10%。
中國電池商宜搶先出海,憑借在動力電池領域的快速發展和深厚積累,中國動力電池產業鏈更加完善,這也讓中國在固態電池市場走得更快更遠。
在全固態電池這條路上,腳踏實地地漸進式發展是必由之路,中國汽車頗為務實地適時選擇了半固態電池等過渡方案,如上汽、蔚來等車企今年都將有半固態電池車型量產。
與此同時,現階段的固態電池還遠非完美。
全固態電池正極、電解質、負極的化學組成和物理、化學、力學性質還需改進,材料間兼容性、界面穩定性仍需提升,電池整體的安全管理策略及工程化制備技術尚不成熟,這些都是還需突破的難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