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利新能源業務即將迎來盈利的曙光!站在2024年8月的視角回望,吉利的新能源轉型正邁入一個重要的發展階段。最近,吉利銀河E5在本月上市后,僅用短短20天的時間就成功交付了超過1萬輛的訂單,這充分顯示了市場對吉利新能源產品的熱烈歡迎。
![新品周期加速規模效應,吉利新能源業務已至盈利前夕?](http://www.dfulqf.cn/uploads/image/2024/0905/0Z60116110.png)
從吉利最新的財報中我們可以看到,上半年吉利銀河系列的銷量實現了爆發式增長,同比增長達到了驚人的742%,銷量高達8.1萬臺。銀河E5的推出,更是為正在火熱發展的銀河系列添了一把“大火”,預計將成為A級純電SUV市場中的領軍產品。
自國內新能源汽車行業蓬勃發展以來,吉利汽車迅速構建起了新能源轉型升級的“三駕馬車”,包括吉利品牌、極氪和領克,這三者分別覆蓋了大眾主流市場、中高端市場和豪華市場。除了定位主流的吉利銀河系列正在高速發展之外,高端品牌領克和豪華智能純電品牌極氪的表現也同樣出色。
今年上半年,領克品牌的銷量達到了12.6萬臺,同比增長了53.6%,在吉利新能源累計銷量中的占比高達50.9%,創下了新的銷售記錄。而極氪品牌也實現了翻番增長,上半年交付量達到了8.8萬輛,并問鼎了上半年20萬以上中國純電品牌銷量冠軍。
在“三駕馬車”的共同推動下,吉利汽車正以驚人的速度跑出新能源轉型的“加速度”。今年7月,國內新能源車的滲透率已經過半,而吉利汽車新能源的滲透率也即將突破40%的關鍵節點。更值得一提的是,吉利汽車控股有限公司CEO桂生悅表示,新能源板塊即將實現扭虧為盈的局面。
![新品周期加速規模效應,吉利新能源業務已至盈利前夕?](http://www.dfulqf.cn/uploads/image/2024/0905/0Z602E371.png)
要知道,在許多企業中,新能源領域還處于投入準備期,能夠實現盈利的企業寥寥無幾。激烈的價格戰使得企業盈利變得異常困難。然而,根據蓋世汽車的最新統計,國內目前有26家主流新能源車企中,僅有比亞迪、理想、賽力斯以及吉利等少數幾家實現了盈利。因此,吉利的這一預期無疑給了市場一個積極的信號,也讓我們對吉利的未來充滿了期待。根據您格所改寫的版本:
口語風格版本:
今年啊,理想汽車可是交付了37.6萬輛車,比去年漲了182.21%,還掙了118.1億的大錢,實現了自交付以來的全面盈利。賽力斯也不賴,上半年就賣了20.1萬輛車,同比增長了348.55%,凈利潤還扭虧為盈,賺了16.25億呢。這銷量的大幅增長啊,對車企來說就是賺錢的鑰匙。在汽車行業里,銷量一多,生產規模就大了,成本分攤得也就更均勻了。當一款車賣得多了,研發、采購、模具這些成本都能攤得更多,企業賺錢就更容易了。英國那倆經濟學家馬克西和西爾伯斯通早就研究過了,汽車單一車型年產量增加時,成本會先大幅度下降,然后慢慢放緩,最后達到一個最低且穩定的長期平均成本。
![新品周期加速規模效應,吉利新能源業務已至盈利前夕?](http://www.dfulqf.cn/uploads/image/2024/0905/0Z6062Z42.png)
吉利汽車就是個例子,上半年銷量就快到百萬了,比去年上半年多了四成多。而且啊,每輛車的凈利潤也翻倍了呢。特別是吉利新能源車型,上半年就賣了32萬輛,隨著銷量越來越多,每輛車的成本就降得越快,凈利潤也就越來越多了。再加上吉利的智能化技術進步,自己研發技術、自己生產關鍵部件,像動力電池和智能化芯片這些,一下子就把汽車成本給壓下來了。這樣一來,吉利銀河E5就能用不到10萬的價格,給消費者帶來30萬級別豪車的體驗。
專業風格版本:
據報道,理想汽車全年交付量達到37.6萬輛,同比增長率高達182.21%,并實現了自交付以來的首次全面盈利,凈利潤達到118.1億元。同樣,賽力斯汽車在上半年銷量便突破20.1萬輛,同比增長率達到驚人的348.55%,并成功實現扭虧為盈,凈利潤為16.25億元。這一顯著的銷售增長成為汽車企業盈利的關鍵因素。在汽車行業中,規模化效應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隨著產量的增加,企業的生產規模得以擴大,進而實現更強的成本分攤效果。當一款車型的銷量達到一定規模時,研發、采購、模具等成本能夠得到充分攤銷,從而顯著提升企業的盈利能力。根據英國經濟學家的研究,汽車單一車型年產量增加時,其平均成本會經歷顯著的下降階段,隨后下降幅度逐漸放緩,最終達到最小有效規模臨界點,此時長期平均成本達到最低并保持穩定。
![新品周期加速規模效應,吉利新能源業務已至盈利前夕?](http://www.dfulqf.cn/uploads/image/2024/0905/0Z60I0303.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