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9日起,淘寶將陸續針對僅退款上線一系列調整。根據新規,優質商家不會被平臺主動介入要求僅退款。
此外,從目前公開信息來看,拼多多或將放松僅退款規則,給商家和消費者更多自主處置權。
在線上購物盛行的現在,相信網購的人基本都有碰到過網購的東西不合適或有瑕疵的情況。當這樣無法提供優質甚至是合格水平商品的商家多了,消費者的購物篩選過程變得冗雜,尋求售后需要耗費時間、精力,又拉長了購物時長,給本該愉快的購物行為帶來困擾。
在此背景下,淘寶、拼多多等電商平臺紛紛出臺僅退款政策,保障買家利益,并督促商家更好發展。
電商平臺作為類似天平的存在,一邊是消費者,一邊是商家,采取這樣平衡雙方利益的舉措理所當然。
然而,濫用僅退款功能的消費者及僅退款羊毛黨的出現,讓這一切都變了質。商家的利益被損壞太過,交易的平衡再度被打破,買賣雙方矛盾激化,甚至出現商家千里追尋買家討要說法、不堪僅退款“折磨”集體炸店等極端情況出現,不僅造成不良社會影響,還影響電商行業的平穩健康發展。
電商平臺再度求變。或許,它們已經意識到,在平臺之上,消費者的體驗需要重視,提供服務的商家利益同樣需要保護,這樣,才是平臺平穩、健康、長效的發展之道。
僅退款盛行
“有時候真的很想報警!”在北京工作的林清(化名)對氫消費談及在電商平臺不愉快的購物經歷時不禁發出這樣的感嘆。
2023年3月,林清購買了一條排扣格子休閑褲,“因為是買來當家居褲穿,所以也沒挑貴的買,券后價差不多60元。”
在經歷了丟件、補發歷時12天的等待后,林清才終于拿到褲子,然而在看清褲子細節后,她直言自己當時就被氣笑了,“首先布料肉眼可見的和商家宣傳圖片上的完全不一樣,實物很薄很廉價像塑料布,但這點我網購經常遇到都習慣了可以忍。”
最令林清難以接受的是,褲子的左右腿不一樣長,一側排扣扣起來顯得皺皺巴巴,且一條褲腿的排扣釘反了,扣子本應朝后扣但實際卻是朝前的。“我對家居褲要求挺低的,只要寬松就行,也不追求版型,之前買的基本都是三四十塊錢一條的,雖然偶爾有瑕疵但都沒有這次夸張。”
林清告訴氫消費,她一直有申請退換貨前和商家溝通的習慣,“雖然有7天無理由退款其實不用這么麻煩,但我總擔心不跟商家說一聲退貨會不順利,所以每次都會跟商家協商完了再退。即便有時候是商品有質量問題,也會按他們的要求選擇其它退貨原因,擔心影響他們做生意。”
這次也不例外,林清找到客服申請售后。在看完林清發去的產品圖片后,客服當即表示可以申請點補償給她去裁縫店維修。不過,林清認為這條褲子已經沒有修的價值,本身只賣幾十塊錢,在北京修的話可能也要花幾十塊,不如直接退貨。
“其實我當時心里想著看看商家會不會主動提出給我僅退款。畢竟這條褲子在我看來丟垃圾桶里都沒有人撿,也沒有修的價值,商家收回去也沒辦法售賣,寄回去浪費雙方的時間精力。之前遇到一次褲子褪色,商家就讓我直接剪壞給我退款了。”
然而,客服并未主動提出僅退款,而是堅持要給林清補償。“我當時想我這單對商家這么重要嗎?這個店這么缺成交量嗎?我都說了修理可能要花幾十塊,加上他寄兩次付的運費,這根本就是虧本生意,他居然愿意補償這么多?但事實證明我天真了。”
在客服表示可以補償6元后,林清又一次被氣笑了,直接申請了退貨。“當時我就想,淘寶咋就沒有拼多多那樣的僅退款功能?我還得憋著一肚子火申請退貨,還要填售后卡、給褲子細心包好、留出時間等快遞員上門取件,簡直浪費我的生命。”
圖/林清與商家的溝通過程
公開資料顯示,僅退款政策起源于美國亞馬遜,國內電商平臺中,最早由拼多多于2021年開始實施,允許消費者在未退回商品的情況下申請退款,初衷是為了減少消費者在售后上與商家溝通的時間和成本,提高用戶體驗。
在消費習慣越來越往線上傾斜,但提供服務的商家良莠不齊,且電商平臺間競爭加劇的背景下,去年年底至今年年初,以淘寶為首的國內各大主流電商平臺也紛紛跟進僅退款政策,試圖在保障用戶權益、減少退貨麻煩的同時,倒逼商家提升商品和服務質量,讓線上交易發展更加健康有序。
2023年12月26日,變更后的《淘寶平臺爭議處理規則》正式生效,次日,#淘寶將支持僅退款#的話題就登上了微博熱搜榜首,可見大眾對于僅退款的喜聞樂見程度。
淘寶此前的規則顯示,賣家差評或者違規情況過多,被消費者投訴,或者賣家未經買家允許,延遲發貨、強制發貨,系統將支持買家僅退款。
抖音在規則中明確,商品好評率低于70%,平臺有權對該商品交易訂單的售后申請采取支持消費者僅退款、退貨退款包運費的措施。
京東也表示,商家交付給消費者的商品存在大量劣質、描述不符、包裹異常等問題情況下,平臺有權決定是否同意僅退款。
僅退款政策儼然已是電商行業標配,成為提升消費體驗的重要競爭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