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芯”跳動在車輪上:蔚來造芯是野心還是無奈?
曾經,汽車的核心競爭力是發動機、變速箱,是機械的轟鳴和速度的激情,而如今,軟件定義汽車,智能駕駛成為新的賽道,而這一切的背后,都離不開一顆強大的“芯”
汽車圈不太平靜,蔚來宣布自研的自動駕駛芯片“神璣NX9031”流片成功,號稱全球首款車規級5納米高性能智駕芯片,消息一出,猶如一顆石子投入平靜的湖面,引發了業內不小的震動
圖片來源于網絡
有人歡呼雀躍,認為這是中國車企在核心技術領域的一次突破,打破了國外巨頭的壟斷;也有人冷靜觀望,質疑蔚來造芯的真實實力,畢竟芯片研發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需要巨大的資金投入和技術積累
蔚來造芯劍指何方?
一直以來,蔚來給外界的印象是“燒錢”高手,大手筆投入換電、研發,甚至跨界做起了手機,如今,又一頭扎進芯片的“深水區”這背后究竟是怎樣的考量?
從“神璣NX9031”的性能參數來看,這款芯片確實不容小覷,據悉,它擁有超過500億顆晶體管,采用32核心CPU架構,處理延時小于5,一顆芯片就能實現四顆業界旗艦芯片(英偉達OX)的性能
圖片來源于網絡
如果數據屬實,那么蔚來這款芯片的性能已經達到了行業領先水平,而蔚來選擇自研芯片,一方面是為了降低成本,眾所周知,自動駕駛芯片是智能汽車的“大腦”,價格不菲,此前,蔚來一直采用英偉達的芯片,成本壓力巨大
另自研芯片也有助于蔚來提升自動駕駛技術水平,通過深度融合軟硬件,蔚來可以更好地控制自動駕駛系統的性能和體驗,打造差異化的競爭優勢
國產芯片征途漫漫?
蔚來造芯,邁出了國產芯片自主化進程中重要的一步,但也面臨著諸多挑戰
圖片來源于網絡
芯片從流片成功到量產,還有很長的路要走,芯片制造是一個極其復雜的工藝流程,需要克服良率、成本等一系列難題,即使最終實現量產,能否達到市場預期,也還是未知數
芯片行業是一個高度競爭的領域,國際巨頭實力雄厚,技術領先,蔚來作為后來者,想要在市場競爭中站穩腳跟,需要付出更大的努力
芯片技術迭代速度極快,稍有不慎就會落后于時代,蔚來需要持續投入研發,不斷迭代升級芯片,才能保持競爭力
未來之爭技術為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