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于,豐田的主力產品也要擁抱比亞迪技術了。
據《財經》爆料,豐田計劃2026年上市的第13代卡羅拉,將采用比亞迪DM-i超級混動技術。
下一代豐田卡羅拉效果圖
據悉,豐田正在大規模重組本土的生產線,例如將部分生產任務轉移到九州等地、調配部分工人參與新技術研發,并計劃到2030年,電動汽車全球銷量達350萬輛。
如果說豐田比亞迪合作的bZ系列只是豐田還想要維持自己“混動一哥”體面的嘗試,那么豐田“正統血脈”的卡羅拉也用上DM-i,把自己的THS混動放一邊,就真的說明豐田要孤注一擲了。
豐田THS
當然,從實際效果來看,DM-i以插電混動為核心,綜合續航可達2100公里,而豐田此前的卡羅拉雙擎E+因續航不足500公里而市場遇冷,比亞迪通過技術輸出,幫助豐田彌補了插混技術的短板,而豐田則通過平臺優化(如TNGA-G架構)和品牌背書,為比亞迪拓展全球化渠道提供助力。
比亞迪第五代DM技術
所以豐田比亞迪這次在核心車型系列上的合作,也是互相利好的,豐田借助比亞迪技術填補新能源技術沒有跟上主流的短板,希望通過合作快速補齊電動化產品線,Sport Crossover和DM-i卡羅拉或成為其在歐洲與中國市場的銷量增長點。
而比亞迪又可以利用豐田成熟的全球渠道網絡,加速海外布局,雖然掛的是豐田標,但依然可以完成技術滲透,占領用戶心智,通過技術輸出提高品牌溢價。
當然,這次合作個人覺得對豐田來說更加迫切,因為這將會加快豐田補齊電動化產品線的節奏,Sport Crossover和DM-i卡羅拉或成為其在歐洲與中國市場的銷量增長點,至少在這兩年先“續命”,因為有消息稱豐田下一代的插混系統將會在2027年推出,智駕領域的進化節點也是放在27年左右,到時肯定會擺脫對比亞迪的依賴。
不僅是新一代插混和智駕,還有決定豐田“命運”的氫能、固態電池突破,推出節點計劃會在2030年后,所以必須要爭取在此之前的5年時間保持良好的企業運營狀態,該跟對手合作的合作(對手愿意的話),韜光養晦是很正常的商業策略。
N點評:豐田與比亞迪的合作本質是一場“各取所需”的戰術聯盟:豐田以技術換時間,比亞迪以合作換空間。然而,新能源賽道的競爭終將回歸技術自主權與市場洞察力的較量。在這場博弈中,比亞迪的垂直整合與豐田的模塊化經驗能否持續互補,或將決定未來十年全球汽車產業的權力更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