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東外賣近幾日的用戶活躍度可謂是岌岌可危,日活用戶已經跌破200萬,和美團、餓了么相比,差距簡直大得讓人心疼!為了挽救這一局面,京東外賣準備加大補貼和優惠券的力度,但這真的能解決問題?讓我們一起來看看這個背后的故事,以及商家和消費者的真實反饋。
用戶補貼和優惠券的作用
為了提升用戶活躍度,京東外賣可能會增加用戶補貼和優惠券的發放力度。
目前,京東外賣日活用戶已經跌破200萬,相較于美團、餓了么的日活用戶數差距明顯。
商家合作模式的再評估
在行業競爭加劇的背景下,京東外賣也許需要重新評估與商家的合作模式,找到提升商家盈利空間的有效方法。
外賣配送團隊的挑戰
此外,依賴達達眾包運力的京東外賣,專業騎手數量也遠遠不及美團的1/20,這也是其面臨的一個重大挑戰。
有業內人士分析稱,由于種種原因,目前京東外賣餐飲商家數量遠低于美團,這也直接導致了用戶消費習慣的不同。
消費者反饋與市場反應
在北京工作的消費者小林表示,當前京東外賣的配送時間已經無法滿足她的需求,“經常出現附近無可選商家”的情況,導致她不得不轉向美團、餓了么。
而在朝陽區某公司的白領小張,自從京東外賣今年1月降低補貼后,她的使用頻率已經大幅下降。
小張表示,當前的外賣市場競爭已經相當激烈,如果想要留住用戶,就必須提升用戶體驗。
商家視角與市場競爭
作為商家的劉老板也表示了同樣的看法。
在成都做火鍋生意的劉老板告訴記者,今年以來,他幾乎沒有在京東外賣上接過單子,目前的接單設備已經閑置。
他直言,由于京東外賣給商家的補貼和優惠力度都不大,所以在入駐之初就沒有選擇獨家合作,而是同時入駐了美團和餓了么。
用戶和市場數據分析
為了提升訂單量,劉老板甚至主動要求將平臺抽成從15%降到10%,但依然沒有獲得多少訂單。
目前,美團和餓了么分別給他提供了5000元和3000元的開店補貼,而京東外賣僅提供了1000元的補貼。
更讓他感到無奈的是,由于平臺抽成較高,商家的利潤空間被擠壓得很小,他甚至一度考慮關閉京東外賣店鋪。
值得一提的是,內部人士曾對記者透露,當前京東外賣日單量已跌至2萬單,已然遠遠低于餓了么的高峰期訂單量。
結語
京東外賣面臨的種種挑戰,確實讓人感到無奈,特別是商家和消費者的雙重困境。作為消費者,我們也希望有更多的選擇和更好的體驗,而作為商家,他們的生存也不容忽視。大家覺得京東外賣還有機會逆襲?歡迎在評論區分享你的看法,別忘了點贊支持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