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2日,馬斯克給出一份新的人形機器人量產時間表。
他在社交媒體上透露,特斯拉將于明年“小批量”生產真正有用的人形機器人,供特斯拉內部使用,并有望在2026年實現“大批量”出貨,銷售給其他客戶。
特斯拉在2021年入局人形機器人賽道,2022年發布“擎天柱”(Optimus)的原型機。2023年12月,“擎天柱”第2代的迭代版本亮相,此后多次以視頻形式展示其運動和任務操作能力。
“擎天柱”分揀電池的演示視頻截圖。
據特斯拉官方介紹,“擎天柱”使用了和自動駕駛同源的AI技術,借助視覺神經網絡和FSD(完全自動駕駛)芯片,“擎天柱”已經學會模仿人類操作進行電池分揀。目前已有兩臺“擎天柱”在特斯拉加州弗里蒙特的工廠工作,負責從生產線末端取下電池單元,并將電芯放入運輸箱。
7月10日,馬斯克預告說,“擎天柱”第2代的全新設計將于今年晚些時候完成,新設計是“特別的”,不過他未就此詳細介紹。
但“擎天柱”的商業化進度還是慢于馬斯克的設想。今年4月,他在第一季度財報電話會上稱,預計將于2024年底開始限量生產“擎天柱”,并可能在2025年底開始對外銷售。到了6月的特斯拉股東大會,馬斯克又改口說,2025年才限量生產“擎天柱”,屆時將有超過1000個乃至數千個人形機器人在特斯拉工廠工作。
馬斯克自視為一位“病態樂觀”者。他此前放話稱,“擎天柱”有朝一日會助推特斯拉市值抬升至25萬億美元,超過標普500指數目前總市值的一半。馬斯克雄心勃勃,稱“人形機器人普及程度將是汽車的10倍”。
近期,特斯拉還加大了機器人領域人才的招募力度。約800個在招職位中,大部分屬于機器人和人工智能崗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