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載能力高達60噸的重載AGV滿載狀態下,行駛速度可達15km/h;應用于高端轎車車身安保結構件的高強度鋁合金熱成形工藝,解決了該材質在室溫下極難成形的瓶頸問題;MR數字孿生電子沙盤借助混合現實技術的平面識別算法,可實現對虛擬產線的縮放、旋轉和平移……7月20日,一汽模具制造有限公司召開成立70周年大會,并舉辦創新成果展,一系列在智能化裝備、輕量化材料、綠色制造等領域的創新成果驚艷亮相。
模具被譽為“工業之母”,是制造業的基石,作為中國汽車工業崛起的親歷者、建設者和貢獻者,一汽模具成立七十年來,從提供第一輛國產卡車車身模具,到高端定制模具開發,從第一臺白車身試焊成功,到成為一站式極致解決方案和智能裝備產品服務商,為中國汽車產業和模具工業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
“企業發展不進則退,科技創新起到關鍵的驅動作用。一汽模具作為我國汽車模具行業的領軍企業,始終致力于突破模具制造的各項‘卡脖子’技術,持續加大科技創新資源投入,推動基礎研究向應用技術快速轉化,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一汽模具戰略與研發中心總經理趙寶巖說。
通過加大研發投入和合作,一汽模具形成了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核心技術,攻克了電驅定子扁線CNC成形、一體式雙門洞門環熱成形、數字化智能焊鉗系統、5G遠程調試、總裝自動貼尾標等關鍵核心技術。公司目前擁有有效專利159件,其中發明專利50件。
同時,一汽模具與華中科技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吉林大學、上海交通大學等高校開展科研項目合作,近年來承擔各級科技計劃項目14項,其中國家級項目4項,還與長春汽車職業技術大學共同籌劃建成了國內首個“集智能制造的研究、示范和人才培養于一體”的產教融合基地。
本次創新成果展圍繞新能源裝備、智能化裝備、輕量化材料等5大領域展示了25項創新成果,涵蓋智能壓合專機、重載AGV、柔性壓料板、一體式雙門洞門環等國內領先的創新展品。
比如,一體式雙門洞門環熱成形技術,可讓門環重量從約68kg左右減至約46kg,輕量化率達32%,每臺車約減少18個零件,244個焊點,多零件高度集成,使整車生產效率得到顯著提升,且能使車身強度大幅提升。
接下來,一汽模具將聚焦戰略性新興產業與末來產業,突破模具短周期制造、新能源“三電”系統、Al智能輔助、輕量化等關鍵核心技術,布局泛人形機器人、高柔性智能工裝等智能裝備產品,提高關鍵領域自主創新能力,推動科技成果加快轉化為現實生產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