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新能源汽車行業一路“狂飆”。中汽協數據顯示,我國新能源汽車產銷量延續快速增長勢頭。1至3月,我國新能源汽車產銷量分別達211.5萬輛和209萬輛,同比分別增長28.2%和31.8%,市場占有率達31.1%。
進入2024年,新能源汽車行業迎來前所未有的熱鬧。卷價格、卷發布會、卷產品、卷流量,行業“卷”字當道,競爭格局正在發生深刻變化。在今年2月18日舉行的全省高質量發展大會上,比亞迪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裁王傳福發言表示:“新能源汽車發展只會越跑越快,不會給我們停下來、慢下來、喘口氣的機會。”
新的一年,新能源汽車行業將會有哪些新趨勢?行業格局是否會迎來重新洗牌和調整?今日起,深圳商報·讀創客戶端推出“新能源新趨勢”欄目,洞察新能源汽車行業走勢和變化。
深圳商報·讀創客戶端首席記者 陳小慧
小米SU7又遭“截胡”了。4月23日,有媒體報道,蔚來線下針對已下定小米SU7的消費者推出了5000元的補貼。
深圳商報·讀創客戶端記者聯系了多位蔚來汽車線下門店銷售,表示“確有此事”,但是補貼并非現金直接返還,而是從車價里扣,并且必須購買蔚來新車。相當于買蔚來新車就送小米定金!
“這個是抵扣在車價里的,必須購買蔚來新車才能給到的定金補償。”該銷售稱,“這個補貼是對那些無法退定金的用戶推出的,相當于放棄了小米定金選擇蔚來新車的,我們都能把那部分定金補給用戶。”
小米SU7鎖單量已超7萬臺
雷軍:證明了純電轎車是大市場
蔚來不是第一家“截胡”小米的車企。一天前的4月22日,有消息稱,對于已經鎖單給了定金的小米汽車用戶,只要選購任意一款智界S7,可以直接在車價中抵扣掉小米SU7鎖單無法退還的5000元定金。
對此有網友表示,“壓力又給到了小米交付這邊了。”關于小米交付量問題,小米創始人雷軍4月22日在社交媒體上發文稱:“目前小米SU7的產能和交付速度正在快速提升,標準版和Max已經提前交付。不少準車主在小米汽車APP里發現,預計交付時間提前了。”雷軍還大格局地表示,“如果實在著急購車,國內新能源汽車都不錯,比如智界S7、蔚來ET5、小鵬P7系列等,大家也可以考慮選購。”
自3月28日小米SU7上市以來,小米汽車熱度不減,訂單量和鎖單量不斷有新突破。此前,雷軍在直播中表示:“小米SU7上市即大火,銷量比預期高出了三到五倍,火得讓我提心吊膽。小米SU7上市后引發全民測試,幾乎每個細節大家都用放大鏡來看,但最終結果是好的,小米SU7扛下來了。”
根據小米集團4月23日舉行的投資者大會消息,截至4月20日,小米SU7的鎖單量已超過7萬臺,正全力擴充產能,今年交付目標10萬臺。
雷軍表示:“過去,純電轎車被認為是小眾市場,像特斯拉的 Model 3 是這個領域的冠軍,在中國平均每個月賣 12000 臺,純電轎車如果干到月均 3000 輛,就能進入前五,所有人覺得是小眾市場。我覺得這次發布初步成功的背后,是小米SU7 證明了純電轎車是大市場,過去這個市場小,只是沒有人做成而已。傳統的汽車行業里面 SUV 和轎車的市場需求就是 1 : 1。我認為,純電領域,轎車肯定是主流需求。”
特斯拉將迎一季度“大考”
在小米舉行的投資者大會上,雷軍還回應了特斯拉宣布降價一事。
4月21日,特斯拉中國官網顯示,特斯拉全系在中國市場降價1.4萬元,其中Model 3起售價降至23.19萬元,Model Y起售價降至24.99萬元。
“這真的讓我非常佩服特斯拉、非常佩服馬斯克。面向競爭環境,特斯拉表現出如此靈敏的反應,讓我非常欽佩,這完全不像市值五六千億美元的跨國公司巨頭。馬斯克真的是非常了不起的杰出企業家。”雷軍表示,特斯拉對小米來說也是友商,應對競爭最好的方法不僅僅是價格戰,更重要的是產品力。“未來,我們會集中精力把產品做好,仔細收集每一個用戶對這個車的反饋,力爭進一步提升。”
據悉,特斯拉將于當地時間4月23日下午公布第一季度財報。然而一季度“大考”前,特斯拉表現欠佳。周一美股收盤,特斯拉股價收跌3.4%至142.05美元,創下2023年1月以來新低。記者注意到,這也是特斯拉連續第七個交易日下跌。
關于特斯拉第一季度財報,目前市場預計其營業利潤可能下降40%,營收可能出現四年來首次下滑。
目前,特斯拉面臨著汽車“賣不動”的危機。數據顯示,特斯拉發布的2024年第一季度交付數據顯示,特斯拉在全球的交付量為38.68萬輛,大幅低于此前機構預測的43萬輛左右,同比下滑8.3%。乘聯會發布的數據顯示,2024年1-2月,特斯拉中國的銷量分別為13.2、14萬輛。
降價、直播、“截胡”……
汽車行業“太卷了”!
進入2024,汽車行業迎來了前所未有的熱鬧。年初,比亞迪多次降價掀起了一波又一波的降價潮,國內新能源汽車可謂是“一款比一款香”;3月,小米汽車橫空出世,其火熱的訂單銷量讓原本就卷的汽車行業又多了一個“強悍”對手;4月,長城汽車、蔚來汽車、哪吒汽車等多位車圈大佬開啟直播間親自下場為自家品牌“帶貨”,卷價格的同時還要卷流量;如今智界、蔚來汽車雙雙“截胡”小米SU7……
就連華為智能汽車解決方案BU董事長余承東在4月23日下午舉行的問界新M5發布會上都“吐槽”:“(汽車)這個行業太卷了。”
此前,比亞迪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裁王傳福也曾說過,“汽車產業變革已進入深水區,電動化變革繼續駛在快車道,智能化變革開始換擋提速。新能源汽車發展只會越跑越快,不會給我們停下來、慢下來、喘口氣的機會。”
行業報告指出,縱觀產業發展態勢,2024年大部分新能源車企和動力電池企業依靠經營獲得正向現金流仍頗具挑戰,行業“卷”字當道的情況大概率將延續。
中國信息協會常務理事、國研新經濟研究院創始院長朱克力表示,今年新能源汽車的走勢將會呈現出更為分化的態勢。一方面,隨著技術進步和成本降低,新能源汽車的性價比將進一步提升,吸引更多消費者選擇新能源汽車。另一方面,市場競爭的加劇將使得部分無法跟上節奏的企業面臨淘汰風險。
“隨著政策調整、技術突破和市場變化,新能源汽車行業的競爭格局正在發生深刻變化,一些傳統汽車巨頭正在加速向新能源轉型,而一些新勢力也在憑借創新和靈活性迅速崛起。在這個過程中,那些無法適應變化的企業將逐漸邊緣化,而那些能夠抓住機遇的企業則將脫穎而出。可以預見,在未來幾年里,新能源汽車行業將會經歷一輪又一輪的洗牌與重組。”朱克力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