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兩年來,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迎來了爆發式的增長,2024年總銷量已經足以與燃油車分庭抗禮,但是,隨著而來的則是激烈的市場競爭,不管是主流頭部車企還是新勢力品牌,稍有不慎便會快速掉隊。
![東風數據出爐,1月銷量僅14.3萬輛,與長安合并已迫在眉睫](http://www.dfulqf.cn/uploads/image/2025/0212/094P1B260.jpg)
2025年開年首月,比亞迪銷量突破30萬輛,雖然與去年底月銷50萬輛難以相提并論,但是,與去年同期相比取得了49%的高速增長,新能源汽車王者之姿盡顯。
![東風數據出爐,1月銷量僅14.3萬輛,與長安合并已迫在眉睫](http://www.dfulqf.cn/uploads/image/2025/0212/094P1Ac1.jpg)
隨后,吉利控股發布了1月成績單,其中,吉利汽車銷量26.67萬輛,包含沃爾沃等品牌的集團全口徑銷量高達33萬輛,不僅實現了同比、環比雙增長,更是力壓比亞迪奪得了1月份中國十大車企銷量冠軍。
![東風數據出爐,1月銷量僅14.3萬輛,與長安合并已迫在眉睫](http://www.dfulqf.cn/uploads/image/2025/0212/094P262C2.jpg)
當然了,比亞迪一般是后程發力,去年5月底其第五代插混技術橫空出世,下半年便橫掃市場,而今年更是在開年就放出王炸,掀起智駕普及風暴,將中國新能源汽車帶入全民智駕新時代。
![東風數據出爐,1月銷量僅14.3萬輛,與長安合并已迫在眉睫](http://www.dfulqf.cn/uploads/image/2025/0212/094P244033.jpg)
2月10日,比亞迪召開發布會,一口氣發布21款智駕車型,搭載其全球首創的天神之眼三目視覺方案技術,將高階智駕在10萬級車型全面鋪開。
![東風數據出爐,1月銷量僅14.3萬輛,與長安合并已迫在眉睫](http://www.dfulqf.cn/uploads/image/2025/0212/094P226194.jpg)
更為重要的是,依托其超強的供應鏈及成本把控優勢,比亞迪做到了“平價增配”,新上市的21款智駕車型中有20款入門價格都保持不變,對于如今智駕要單獨收費的其他車企,簡直是降維打擊。
![東風數據出爐,1月銷量僅14.3萬輛,與長安合并已迫在眉睫](http://www.dfulqf.cn/uploads/image/2025/0212/094P330955.jpg)
客觀評價,你可以不買比亞迪,但是必須要感謝比亞迪將汽車價格打了下來。在越來越激烈的市場競爭下,每個車企都必須全力以赴。就在前一天,東風汽車發布公告,1月汽車銷量為11.68萬輛,同比下滑48.5%,母公司東風集團累計銷量14.33萬輛,同比下滑約47.7%。
![東風數據出爐,1月銷量僅14.3萬輛,與長安合并已迫在眉睫](http://www.dfulqf.cn/uploads/image/2025/0212/094P4O286.jpg)
具體來看,除嵐圖以及易捷特新能源,包括東風柳汽、東風商用車、東風日產、東風本田在內的各大品牌都出現了不同程度的下滑。
![東風數據出爐,1月銷量僅14.3萬輛,與長安合并已迫在眉睫](http://www.dfulqf.cn/uploads/image/2025/0212/094P534307.jpg)
縱觀1月份中國十大車企的銷量榜單,吉利、比亞迪以及奇瑞都保持了10%以上的同比漲幅,而上汽和北汽也有小幅增長,長安、一汽以及廣汽、長城出現了下滑,而東風的降幅最大。
![東風數據出爐,1月銷量僅14.3萬輛,與長安合并已迫在眉睫](http://www.dfulqf.cn/uploads/image/2025/0212/094P554198.jpg)
而回顧2024年的全年銷量,東風集團以248萬的總銷量位居全國第7,雖然勉強保持了銷量增長,但是已經不敵奇瑞控股。1月份,奇瑞銷量達到22.43萬輛,開年便保持了對東風的絕對優勢。
![東風數據出爐,1月銷量僅14.3萬輛,與長安合并已迫在眉睫](http://www.dfulqf.cn/uploads/image/2025/0212/094P619559.jpg)
在新能源汽車重大變革時代,先有日本三大車企傳出整合傳聞,如今,東風與長安的重組也已經提上了日程。當長安遇見東風:沒人想成為諾基亞。接下來的品牌爭奪戰,誰能夠堅持到最后,我們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