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東,又有新動作。
近日,達達集團(簡稱:達達)宣布已收到京東集團于2025年1月25日的初步非約束性提議函,擬以每股ADS 2.0美元,或每股普通股0.5美元,收購達達集團所有已發行普通股,建議價格較提議函日期前最近一個交易日收市價溢價約42%。
據測算,該收購方案對達達集團的估值達5.2億美元。若該提案生效,“即時零售第一股”將被京東私有化直至退市。
截至此次公告發布前,京東對達達持續增資,持股已高達63.2%,是其絕對的控股股東。
而一旦私有化完成,達達便徹底“回歸”京東。
去年,京東零售把即時零售設為三大必贏之戰之一,彰顯了京東對即時零售市場志在必得的決心。
同時,達達全面融入京東生態,把其旗下的即時零售品牌京東小時達、京東到家也整合為統一的“京東秒送”品牌,意味著“秒送” 是京東在即時零售領域的一把利刃。
更值得注意的是,今年京東還加碼外賣行業,京東秒送頻道已經上線“外賣”專區,邁出了即時零售拓圈的新一步。
再到私有化達達,更像是提速利器的全面融合,蓄力對外出擊的新舉措。
增資、換帥、融合,達達早已京東化
事實上,京東私有化達達早有端倪。
最顯而易見的,還得數雙方關系綁定得愈發緊密。
2015年,京東上線京東到家,在即時零售O2O領域,可謂一家獨大。
自2016年起,瞅準即時零售的京東就開始了對達達的投資之路,并以京東到家“牽手”達達,在達達快送、京東到家雙業務合力下,把達達送上了納斯達克,拿下“即時零售第一股”之稱。
IPO后,京東對達達的熱情不減。
反映到財務上,是增資的一而再,再而三。
2021年3月,京東先是宣布以8億美元認購達達新發行的普通股,這一交易完成后,京東持有達達的股份比例達到了約51%。
次年2月,達達又向京東發行了一定數量的普通股,以換取京東提供的5.4億美元現金和部分戰略資源。同年Q1,達達業績就被正式并入京東財報之中。
與此同時,達達原創始團隊的蒯佳祺、楊駿接連退出,在董事會主席這一關鍵職位上,京東先后派出時任京東零售CEO辛利軍、集團首席財務官單甦。
“京東系”高管全面接管,亦預示著京東已成為達達的“掌舵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