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 “同級最大、座椅最豪華、芯片首發” 等成為汽車品牌的常用標簽,市場越來越內卷,沃爾沃 EX30 代表了一種不一樣的造車理念。
如果只看配置表,EX30 并不是同價位段最大的車,智能配置也不是最豐富的。相比配置表上被量化的、最直接的 “優勢”,這個內斂的北歐品牌更注重用設計和細節,提升用戶的實際體驗。
EX30 是一款入門級小型 SUV,它不是沃爾沃高價車型的縮小版,而是針對小車特點重新設計的。沃爾沃將 EX30 的設計理念歸納為 “減法美學”,通過在形式上做減法,進一步豐富、提升產品內涵。
在內卷的市場,這樣造車有點冒險,需要更多的資源投入、更長的時間驗證、更高的解釋成本。
大多數車企或許認為,淘汰賽在即,出牌必須直接。但沃爾沃有 97 年造車歷史,見多許多場這樣的 “淘汰賽”。它清楚,在快速變化的市場,想要穿越周期,必須堅持品牌的核心精神,樹立差異化優勢。只要堅持品牌自身的獨特價值和設計哲學,它總能吸引到屬于自己的那批用戶。
“安全” 和 “以人為本” 是它的底牌,也是它在電氣化時代堅持 “長期主義” 的底氣。沃爾沃在電氣化時代的造車理念,不只為用戶提供了一個新選項,也為汽車行業提供了一種可供借鑒的思路。
不一樣的造車方式
如果要選一輛新能源汽車,如今選擇雖前所未有得多,但卻算不上豐富——新能源汽車越來越像了。它們有相似的流線造型,相似的零重力座椅,相似的高清大屏,需要用相似的語音助手,喚起相似的智駕功能。
一項新配置會迅速在不同品牌間流行。比如隱藏式門把手,它雖然能降低一部分風阻,但會增加車企的成本,還可能造成用戶的麻煩,比如在斷電、雨雪天氣下不方便打開車門。但許多車企的考慮是 “別人有,我便不能沒有”。
競爭激烈,車企往往盯住對手做對標,把產品配置堆得更滿、價格殺得更低。每一項配置都希望蓋過競品,屏幕要更大、座椅要更豪華、智駕落地要比同行更快——于是,產品逐漸陷入無限 “內卷”。
但一輛車與用戶的陪伴是長期的,很多 “看起來很美” 的功能,使用體驗卻不夠完善,而一些長期使用的真正需求卻可能被忽略。
在產品不斷同質化的市場,EX30 選擇了不同的造車方式。EX30 的差異性源于沃爾沃的品牌精神內核。它誕生于北歐,設計始終遵循斯堪的納維亞設計風格中 “設計服務于功能” 的指導思想。從 20 世紀 40 年代沃爾沃 PV444 風靡歐洲起,這種來自瑞典的設計風格貫穿沃爾沃的歷代車型。
它的核心是對設計的永恒提問,無論造型還是功能,“什么是用戶真正所需要的?”
在 “座艙內聽音樂” 場景上,多數品牌宣傳車載音響的重點是揚聲器個數和功率,因為數量和功率是最容易量化的參數,能直觀體現配置的優勢。EX30 沒有刻意去強調這些參數,它認為對一款小型 SUV 來說,空間高效利用的優先級要高于揚聲器數量。
為了實現音響效果和內部空間的平衡,設計師們借鑒了家電中 “回音壁” 的設計,將音響收進儀表臺,用 5 支哈曼卡頓音響構建了一條 1.2 米的回音壁。保證音響效果的同時,也讓原本需要放置揚聲器的車門騰出了更多的儲物空間。這種設計很難直接體現在配置表中,卻會給小型 SUV 的用戶帶來更好的體驗。
EX30 的回音壁設計
EX30 的中控屏幕 12.3 英寸,在當下的市場中,參數并不算亮眼。但沃爾沃在人機交互方面并不追求屏幕越大越好,12.3 英寸的豎屏設計,不遮擋用戶的行車視線,同時用戶也能輕松獲取屏幕上的信息。這一設計思路類似 iPhone ,在大屏手機橫行的時代,依然堅持適合單手操作的尺寸。
在交互界面的設計上,EX30 同樣秉承 “少即是多” 的理念,去除不必要的信息或按鈕,將最重要的行車信息,放置在屏幕頂端最顯眼的位置。同時,每一個功能按鍵的位置和層級,都經過大量的設計和驗證,使用戶操作時更快捷、更符合直覺,最大程度減少對駕駛的干擾。
EX30 的產品理念是 “為生活做減法,為人生做加法”。在設計上做減法,是為了讓出行更加輕松便利。但在安全性上,這款車絲毫不做減法,而是做加法。大多數品牌的車型價位越高,安全配置越豐富。但沃爾沃認為,安全應該是平等的,先進的安全配置不是高配車型的 “特權”。
1959 年,沃爾沃工程師尼爾斯·傅林發明三點式安全帶,并裝備在沃爾沃車型上。
EX30 有 23 個高精度傳感器,在同級車型中數量領先。不過,沃爾沃認為,要做到安全,不只靠某項硬件或軟件,比如加個激光雷達、接入大模型或者開城數量比同行更多。它考驗的是硬件、軟件和數據的協作,也是配置、經驗和體系的結合。
1970 年,沃爾沃在汽車行業內第一個成立了汽車交通事故調查小組。50 多年來,它累積了超 4 萬次現場事故調查經驗,每年還會進行超過 400 萬次的全景碰撞測試。這些數據不斷完善了沃爾沃對安全的認知,也被用來提升車型的安全性能。
沃爾沃認為,造車不是某一個功能、某一項配置的集成,而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
更進一步的安全,是對生命的尊重。“氣候問題是關于所有生命的終極安全測試”,這句話曾寫在沃爾沃的官網上,代表了沃爾沃對可持續發展的態度。要從一句口號落到每一輛車上,需要沃爾沃找到體驗、環保和品牌理念的平衡點。
打開 EX30 的車門,用戶立刻能感受到不同——汽車要彰顯豪華,通常用植鞣皮、千鳥格、金屬拉絲工藝等方式。但這款車第一次采用了丹寧、亞麻纖維材質,這些環保材料在汽車內飾中并不常用。為了兼顧環保和舒適,讓亞麻面料質感和使用體驗更好,內飾設計團隊對亞麻面料做了多次前期預加工,處理時間有 14 天。
座椅面料的選項中,也有更加環保的 Nordico 植然皮。這是沃爾沃研發的生物屬性內飾材料,由 PET 瓶以及來自瑞典、芬蘭森林的生物材料制成,觸感媲美真皮材質,使用壽命是真皮的數倍。EX30 也是沃爾沃碳足跡最小的車型,當它的使用壽命結束時,95% 的部件都可以回收利用。
EX30 是沃爾沃造車理念在電氣化時代的體現之一。從燃油車到新能源車,在近百年的造車歷程中,沃爾沃品牌特性持續至今,安全、健康、可持續始終是它的靈魂,也是最高標準。
目標足夠明確,才能不猶豫。在內卷中,沃爾沃選擇用簡約設計,實現體驗、環保和設計的統一。
這讓沃爾沃汽車有了不同的氣質:相比以某幾項配置作為 “主打” 的車型,EX30 的產品配置也許優勢不夠明顯,它的內飾更簡約、對新功能更謹慎、智能化技術也并非最激進的。它遵循的是一種不同的造車方式,不是對標同行,而是專注用戶的需求,將安全、健康作為最高原則,吸引的是同樣最看重安全、健康的那批用戶。
在彰顯用戶價值的環節上求變
在改進終端環節時,沃爾沃也遵循著這份堅持和個性。
在中國市場,沃爾沃汽車是傳統豪華品牌中電氣化轉型最早的一批,它也是較早開始直售模式、進駐商場的豪華品牌。目標是,從售前到售后,給用戶更好的體驗。
沃爾沃希望通過改革銷售渠道、推行數字化,增加售后等環節的透明度,覆蓋線索收集、試駕、購買、維修、保養等環節,提高銷售、售后服務質量和效率。
沃爾沃本身有強大的經銷渠道,它希望同時吸納直售模式的優點。但難點是如何讓 “直售” 與 “4S 店” 二者兼容。沃爾沃的解法之一是,以第一款純電車型 XC40 Recharge 上市為契機,說服一部分經銷商建立城市中心店,以代理模式銷售純電車型。目前,沃爾沃城市中心店(含品牌體驗店)正在北上廣深等一二線城市的核心商圈迅速布局。
在數字化方面,從 2020 年底,沃爾沃開始搭建客戶關系管理系統、用戶數據管理系統等數字化網絡,并推廣到各個經銷網點。
舉例來說,調查客戶滿意度,以前靠銷售給客戶打電話,問十個問題,“你對這家門店感受如何、服務人員態度如何”。一位參與沃爾沃銷售體系改造的人士說,不僅問題乏味,客戶不好判斷,經銷商也可能勸客戶評價時都說滿意,效果不夠真實。調整后,用戶數據管理系統給客戶發信息,問題很具體,比如 “你進店時,銷售顧問是否熱情迎接了你?”,數據就是最直接的答案。
信息足夠才能做出正確決策。通過這套系統,沃爾沃的經銷商提高了人員管理效率和營收,品牌也離用戶更近,能夠了解用戶真正的感受和需求,提供更好的服務。
從傳統的經銷商模式轉向代理制,計劃這樣做的豪華汽車品牌不只是沃爾沃。2023 年初,寶馬集團旗下 MINI 品牌在中國實行代理模式,奧迪的部分車型也開始推行代理制。但沃爾沃是其中進度和決心相對明顯的一家——寶馬以體量較小的 MINI 探路、試水,這一品牌 2023 年銷量僅占寶馬集團的 11.6%。
銷售渠道的轉型傳遞出一個信號:沃爾沃正積極調整,自我革新,掌握更多一手信息,把自己調整成更適應競爭的狀態,以更快速應對變化。
這也是沃爾沃設計產品的邏輯:外部環境變化下,沃爾沃會基于自身優勢,建立新的應對體系,而不是盲目跟風。人們對 “汽車產品” 的定義不斷發生變化,未來行業格局充滿不確定性,車企更需要回歸理性,從用戶切身感受出發,帶來更好的用車體驗。
沃爾沃在堅守品牌理念的同時,率先在中國市場完成渠道、產品轉身,以更具韌性的體系去應對全球電氣化競爭,這充分證明了它強大的支撐力和持續發展的勢能。
從商業模式到產品矩陣,以穩健穿越周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