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競爭激烈、燒錢如流水的新能源汽車賽道,多數新勢力車企還在為盈利苦苦掙扎,零跑汽車卻突出重圍,成為第二家實現盈利的造車新勢力。這一成績,猶如一顆投入平靜湖面的石子,激起千層浪,引發整個行業的廣泛關注與思考:零跑究竟憑什么?
零跑的成功,首先得益于其精準的市場定位。在一眾新勢力紛紛瞄準高端市場,大打品牌溢價牌時,零跑卻劍走偏鋒,將目光聚焦在10萬 - 20萬元的大眾市場。這一價格區間,是國內新能源汽車銷量的“主力軍”,需求龐大且穩定。零跑憑借“高配置+低價格”的極致性價比策略,直擊消費者痛點。以零跑C11為例,15萬元左右的起售價,卻搭載了雙叉臂懸架、高通8155芯片等高端配置,在同級別車型中優勢盡顯,迅速成為爆款,成功搶占家庭用戶市場,銷量一路長虹。
全域自研與極致的成本控制,是零跑的另一大“法寶”。零跑堅持“全域自研”戰略,自主研發生產整車60%以上的核心零部件,從電池、電機到芯片,實現關鍵技術自主可控。這不僅大大降低了對外部供應鏈的依賴,還通過規模化生產和技術創新,有效壓縮成本。自研的LEAP 3.0平臺采用CTC電池底盤一體化技術,減少零部件數量,提升生產效率和電池能量密度,使得車輛性能與成本控制實現雙贏。在研發投入上,零跑也做到了精打細算,聚焦核心技術領域,以較低的研發費用實現高銷量,研發投入產出比行業領先。
在銷售渠道上,零跑的多元化布局與創新策略也為其盈利立下汗馬功勞。采用“1+N”經銷商模式,零跑在2024年將銷售網點從560家增至860家,覆蓋城市新增34個,渠道下沉到更多地區,讓更多消費者能夠便捷地了解和購買零跑汽車。同時,積極開拓海外市場,與全球第四大車企Stellantis合作,借助其分銷網絡進入歐洲13個國家,海外銷售網點達400家。高毛利的海外市場,進一步拓寬了零跑的利潤空間,實現了國內外市場雙豐收。
零跑的成功并非偶然,而是精準的市場定位、強大的技術實力、高效的成本控制、創新的渠道策略等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當然,零跑也面臨著品牌認知度有待提升、高端化進程艱難、智能駕駛技術需加速追趕等挑戰。但無論如何,零跑的盈利為新能源汽車行業提供了全新的發展思路與借鑒樣本。在未來,期待零跑能夠繼續保持優勢,在新能源汽車的“決賽圈”中跑出更優異的成績,也期待更多新勢力車企能從其成功經驗中汲取力量,共同推動行業的進步與發展 。 #零跑憑啥成為第二家盈利新勢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