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問題解決方法(PPS)”系列文章中的最后一篇,討論在完成 PDCA 中”執行”部分之后該做什么。是的,沒錯,在措施實施之后,我們的工作還沒有結束。還需要對結果進行監控,看看是否實現之前設定的目標。接下來的步驟可以分為兩個方向,這就是 PDCA 的”檢查”部分。如果還沒有達到目標……那么需要繼續解決問題。如果已經實現了目標,那么恭喜你!現在,把經驗分享給別人吧。這就是 PDCA的”行動”部分。讓我們展開討論下。
快速回顧
正如我在上一篇文章中所列舉的,豐田實用問題解決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明確問題
分解問題
設定目標
分析根本原因
制定并實施對策
監控過程和結果
標準化和經驗分享
監控過程和結果
第一步是評估措施的有效性。改進是否真的有效?如果有,影響有多大?是否達到了目標?數據圖表,尤其是以時間為軸顯示隨時間變化的圖表。請記住,圖標展示的不應該是總體目標,而是改進項目的特定目標。請回顧本系列之前的文章《豐田實用問題解決方法(PPS)–目標和根本原因》。
做的時候,需要注意幾點。首先,如果有多個措施,是否可以針對每個措施單獨檢驗結果?如果按照我在上一篇文章中的建議,逐一實施措施,這將容易得多。否則,很難找到根本原因是什么。
其次,還要檢查變化的其他影響。它是否也改善了其他一些因素?機器可用性的提高是否也在某種程度上提高了質量?這種額外效果其實很常見。任何不花錢的改進都是歡迎的。不過,也有可能是其他因素變得更糟了。例如,機器速度快了是否會導致質量變差?在這種情況下,就必須考慮改進是否會產生負面影響。
還要檢查不同利益相關方的意見。試著從客戶、公司、員工和自己的角度回答 “這對我意味著什么?客戶對變革滿意嗎?員工高興嗎?
是的,這種情況不會發生……
此時,必須做出決定。項目是否成功?是否達到了目標并改善了KPI。負面影響是否可以忽略不計?如果是,您可以繼續標準化并分享經驗。之后,就可以專注于下一個最大問題。管理者很少會無事可做。在粉色獨角獸的情況下,如果你確實沒有問題可解決,那就更要努力尋找問題……
如果你還沒有(達到)目標,那么問題還沒有(解決)。你需要回頭再去了解和分解問題,做更多的根本原因分析,看看你能做什么不同的措施來實現目標。
根據我的經驗,這往往是不愉快和困難的。項目的匯報可能已經完成,措施的最后期限已經過去,關注、資源和時間已經分配給了下一個項目。但這個項目還需要返工,因為問題還沒有徹底解決。不過,這是一次很好的學習經歷。另一方面,有些老板認為這是一次失敗,許多員工擔心這會影響他們的職業發展…
標準化與經驗分享
現在工作已接近尾聲。我們需要將成果標準化,防止再次發生。需要更新工作標準,培訓員工,并對員工的標準執行進行過程確認。
對公司來說,如果能經驗分享那就更好了。在某些情況下,做的項目只是一個小規模的測試,看看是否有效。也許你有十條相同的生產線,雖然只解決了一條生產線的問題,其它九條線也適用。利用從項目中學到的經驗,將其應用到其他類似的問題上。從當前項目中學到的經驗有助于加快后續項目的 PDCA。
有些公司有經驗分享的平臺。例如,豐田公司有一個內部數據庫,可以上傳成功的改進項目。其他豐田員工在解決問題時,可以訪問和搜索這個數據庫,查找類似問題,從而獲得靈感和解決思路。在豐田,這被稱為 “Yokoten“。準備和清理文檔,并在公司內部分享。
總結
已經完成了!你使用豐田實用問題解決方法解決了一個問題,這才是正確的方法,比持續不斷的救火要好得多(盡管有些公司就是喜歡救火,因為它看起來很酷;現在, 走出去,確保問題得到妥善解決,而不是治標不治本,組織你的行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