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理想L6為首的大五座新能源SUV火爆起來了,說明產品做的好,同樣可以獲得消費者認可,也正是在這樣的前提下,星途針對星紀元ET做了優化升級,推出了增程四驅版車型,這一次是新增車型,但是整個變化堪稱換代,不僅給到了黃金增程和雪豹四驅系統,還新增了全新的端到端的高階智駕系統——獵鷹智駕,外觀和內飾也迎來了部分調整,車型競爭力有了明顯增強,如今的星紀元ET在遇到同級同價位的理想L6等競品車型時可是一點不怵了,此次新增車型一共有3款,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星紀元ET增程四驅的綜合實力以及這三款車型之間到底該怎么選。
星紀元ET增程四驅SUV的官方指導售價是23.98-28.98萬元,目前提供的有全品牌置換補貼20000元,首任車主整車終身質保、終身免費基礎流量,2年免費10G/月娛樂流量、終身免費道路救援等基本權益以及NEP全場景智駕功能免費使用三年(限Ultra版、Premium版)、Max版免費升級智能電動星動吧臺、 免費升級20英寸多幅輪毅與馬牌輪胎和數字鑰匙免費使用三年。算上權益,實際上售價區間是再21.98-26.98萬元,高配車型智駕還能免費用三年,相當于又省了一大筆錢,整體算下來,性價比會更高。
產品層面,車輛外觀部分的變化不大,還是圓潤的車頭和封閉式的格柵設計,配了一條尺寸很大的貫穿式LED日間行車燈,點亮之后非常醒目,LED大燈配有自適應遠近光,燈腔內部熏黑處理,與兩側的引流槽融合,整體性很強,車頭下方配有主動式進氣格柵,可以自動打開和關閉,對增程車型來說還是很實用的,能降低風阻系數也能給增程器散熱。
側面體型修長,車頂線條平直,對車內后排的垂直空間有好處,配隱藏式門把手和無框車門,最低配Max版本免費升級輪轂輪胎之后,全系配的都是20英寸輪轂和馬牌輪胎,這套銀黑雙色的渦扇造型輪轂還挺運動的,255/50 R20的輪胎規格,寬度和扁平比都挺高,抓地力和舒適性相對會更好。
車尾部分就顯得簡單很多,貫穿式的尾燈組尺寸狹長,也是黑化處理,很有質感,點亮之后同樣很醒目,車頂配有擾流板,下包圍也用亮黑色裝飾。新增星漢灰、玄武灰、曠怡紫等多款車身顏色,車漆顏色可選范圍更廣。
對比外形,內飾方面升級的更多一些,中控造型還是原先的簡約樣式,車內簡化按鍵和旋鈕,采用懷擋設計,除了橢圓形方向盤上的2個滾輪,見不到其他的按鍵,環抱式座艙配色溫馨,中控臺層次豐富,新增了一個中置揚聲單元,跟鴻蒙智行旗下的散熱體有點像,配10.25英寸液晶儀表和15.6英寸觸控液晶屏,車機芯片升級到了最新的8295,同時還升級了EXEED OS車機系統,新增車機分屏、全品牌手機投屏,支持車手無感互聯,增加露營模式等功能。
車機內置Lion AI大模型語音,車上人員與車機的語音交互更簡單,也更快更方便,可見即可說,多指令識別都很準,響應速度快,基本上指令發出就會有反應,開個窗、調個空調溫度,導個航之類的都是很常規的操作了,比用按鍵觸控要跟方便,用習慣了很好用。
配備星動吧臺,Max版本此項配置免費升級,相當于是三款車型都標配了,這個吧臺也可以用語音和按鍵來控制,可以在前后排之間移動,車頂配有大尺寸天幕,提供電動遮陽簾,也能用語音進行無級調節,另外前排還新增電動手套箱,可以用密碼開啟,也可以用語音或者屏幕控制來開啟,一些隱私或者安全的文件或物品都可以放在這個電動手套箱里。
前排主副駕之間是貫通式設計,尤其是星動吧臺向后移動之后,主副駕之間的移動就更方便了,遇到一些不太好從主駕上下車的場景,也可以移動到副駕進出,使用場景多,是比較實用的功能設計。
車長4955毫米,寬度1975毫米,高度為1698毫米,軸距達到了3000毫米,采用大5座布局,車內的空間非常寬裕,按照本人的身高(173厘米)在前排調整好駕駛坐姿,頭部還有很大的空間,坐到后排,頭部空間1拳多,腿部空間有3拳左右,坐墊長度550毫米,同級中很有優勢,高度360毫米,坐在上面,坐墊對大腿的承托很好,后排座椅靠背還能調節角度,能找到比較舒服的坐姿,坐墊中間位置略短一些,也要硬一些,靠背中間位置提供有活動頭枕,不過內部有扶手,比較硬,靠著不太舒服,中間位置坐著比兩邊要差一些,車內寬度挺高,3個成年人并排坐并不擁擠。
后備廂相當大,常規容積546升,能放下5個行李箱,后排座椅靠背能按照60/40的比例放倒,全部放倒之后最大能擴展到1835升,放個滑雪包沒問題。
搭載黃金增程動力系統,其中的1.5T混動專用發動機最高熱效率達到了44.5%,最大功率115千瓦,峰值扭矩220牛·米,最大扭矩轉速2500轉,采用缸內直噴技術,油電轉化效率達到了3.7千瓦時/升,采用前后雙電機驅動,前電機150千瓦,后電機195千瓦,系統綜合功率345千瓦,峰值扭矩634牛·米,0-100公里/小時加速時間4.8秒,最高車速195公里/小時,車上配的是41.16千瓦時磷酸鐵鋰電池組,CLTC工況純電續航240公里,綜合續航1500公里,饋電狀態下的百公里能耗為5.9升(WLTC工況)
大電池增程方案是目前的主流,畢竟增程車型是由電機驅動的,大電池可以減少充放電次數,用起來會跟更方便,240公里純電續航,日常通勤一周一充問題不大,比較實用且用車成本還低。
搭載雪豹四驅系統,支持兩驅和四驅之間是200毫秒無感切換,前后軸的扭矩可以根據路況智能分配,提供7種駕駛模式共選擇,可以應對各種路況。
底盤懸架方面采用的是前雙叉臂和后五連桿獨立懸架,可調空間大,操控穩,舒適性高,且懸架部分的下擺臂等大量采用鋁合金材質,也能帶來更好的操控穩定性,標配CDC電磁減振器,除了Max版本之外,另外兩款車型還配備了空氣懸架,支持車身高度調節,通過性更好,另外駕乘的舒適性也更高。
智駕部分三款車型之間還是有一定差別的,Max版本采用單目感知攝像頭+毫米波雷達+超聲波雷達+攝像頭組成,搭載2顆地平線征程3芯片,核心算力18TOPS,這是一套純視覺的智駕方案,支持高速路段的NEP領航輔助駕駛。其他兩款車型則是增加了1顆激光雷達,升級到三目感知攝像頭和2顆英偉達O-rin X芯片,核心算力508TOPS,采用激光雷達+視覺的雙重融合方案,且是端到端的無圖智駕,也被稱為獵鷹智駕,這套智駕系統支持高速和城區的領航NEP輔助駕駛以及智能泊車等功能,可以實現離線泊入、跨層記憶泊車、HPA記憶泊車等功能。相比Max車型,智駕部分要更強大一些。
最后,來看看著三款車型之間到底該怎么選,在聊這個之前先來看看三款車型之間的差距,除了以上所提到的空氣懸架和智駕系統外,Max版本在第二排座椅的功能上要比Ultra和Premium版本少了通風和按摩功能,價格相差3萬元,頂配Premium版本比Ultra版本多了全車電吸門、場景燈語、方向盤記憶、HUD抬頭顯示,負離子發生器和香氛裝置,價格高了2萬元。從增加的配置、功能點以及價格來看,配備了激光雷達高階智駕以及空氣懸架的Ultra四驅版本顯然更劃算,可以優先考慮,對智駕不太看重的,則可以考慮Max四驅版本;性價比更高,尤其是置換之后,價格很實惠;不差錢,預算足的可以考慮頂配Premium四驅版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