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5日,觀察者網獲悉,基于華為原生鴻蒙操作系統的小藝助手App已經接入DeepSeek-R1 Beta版,已升級至原生鴻蒙的華為用戶可以通過“小藝助手App-發現-智能體廣場”與DeepSeek進行對話。
此前,華為智慧助手小藝已經接入華為自己的盤古大模型,通過盤古大模型的底層能力加持,為用戶帶來智慧終端交互、高階生產力效率、個性化服務的AI體驗變革,在知識獲取、邏輯推理、任務規劃、記憶擴展、工具調用、創作輔助等方面提供助力。
同一天,聯想個人智能體“小天”也宣布接入DeepSeek。該公司表示,通過接入DeepSeek,“小天”集成了DeepSeek先進的自然語言處理(NLP)和深度學習技術,將進一步提升在專業領域語言處理、代碼生成與編程、數學推理、多模態處理等方面的AI能力。目前,用戶可在個人智能體“小天”的AI Space界面點擊DeepSeek體驗。
“小天”是聯想在去年4月發布的業內首款端側個人智能體。聯想透露,目前個人智能體“小天”已接入超過1600款AI應用,包括主流的Kimi、文心一言、網易有道翻譯、訊飛聽見、MiniMax、騰訊視頻、美圖AI等,以及大量醫療、法律、教育等不同專業領域的AI應用。
目前,AI大模型在終端側的落地,基本走的都是端云結合路線。
除了華為、聯想等廠商,vivo、小米、OPPO和榮耀等手機廠商,也都在推進大模型和智能體等應用在終端上的落地。這些廠商的端側模型基本都是自研,而云端模型有的是自研,像vivo自研了藍心大模型矩陣,參數量最高達千億,有的則和互聯網廠商合作,像榮耀和百度的文心一言進行了合作。
行業側也在不斷探索大模型應用。2月5日,網絡安全企業奇安信宣布已完成與DeepSeek的全面深度接入。該公司表示,奇安信自研QAX安全大模型通過DeepSeek R1進行了一系列的優化后,不僅運營成本實現了大幅降低,同時在威脅研判等多個場景下的模型性能方面獲得了顯著提升。
2月6日,用友BIP宣布,全面上線以DeepSeek-V3和DeepSeek-R1作為基座大模型的智能服務,企業客戶可以通過用友BIP3 R6智能平臺的公有云、專屬云模式使用相關服務。該公司表示,用友BIP智能服務在基座大模型上除了本次上線的DeepSeek大模型外,還為企業接入了豆包、千問、百川等多個大模型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