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拍攝的是RAW格式,基本的后期調整是必須的,因為RAW文件類似于原始數據包,未經處理時,畫面會顯得偏灰,而且一些社交平臺對RAW格式的兼容性較差,可能無法直接上傳分享。
![相機拍出來的照片必須要修嗎?什么情況下不需要修圖?](http://www.dfulqf.cn/uploads/image/2025/0206/143501J390.jpg)
竟然這么麻煩為什么還要拍攝raw格式照片?
RAW格式是一種未經壓縮或無損壓縮的圖像文件格式,本質上是相機傳感器原始光電信號的數字封裝,未經過機內的降噪、銳化或色彩調整,保留了傳感器的全部數據和細節。
相比常用的JPEG格式8位色深,主流的RAW格式通常擁有12/14bit色深,而中畫幅機型可達16bit。擁有更豐富的色階過渡,大幅降低后期調整時出現色彩斷層或偽影的風險。
所以對于追求畫質極限或需要深度后期的創作者而言,RAW格式是不可替代的數字底片,修圖會更游刃有余。
![相機拍出來的照片必須要修嗎?什么情況下不需要修圖?](http://www.dfulqf.cn/uploads/image/2025/0206/143501K421.jpg)
修圖可以讓圖片更加美觀
修圖是現代影像創作的重要環節,核心在于通過色彩校正、氛圍營造和畫面結構調整,提升照片的整體表現力。
在人文、人像等場景的拍攝中,修圖可以有效解決環境干擾問題。以街拍為例,當需要突出主體人物時,使用內容識別、仿制圖章工具或AI技術,可以精準去除多余人物,打造簡潔干凈的視覺焦點。這種選擇性元素保留的修圖手法,實質上是對畫面敘事的二次創作。
![相機拍出來的照片必須要修嗎?什么情況下不需要修圖?](http://www.dfulqf.cn/uploads/image/2025/0206/1435012N62.jpg)
在建筑和風光攝影中,拍攝角度可能導致透視效果失真。以我這張長沙IFS國金中心仰拍的照片為例,原始素材由于拍攝角度問題產生了透視偏差,通過Photoshop的透視變形工具進行幾何校正后,建筑線條回歸垂直基準,效果看起來更加協調美觀。
![相機拍出來的照片必須要修嗎?什么情況下不需要修圖?](http://www.dfulqf.cn/uploads/image/2025/0206/14350255403.jpg)
經過進一步美化墻面后,照片的視覺效果更加協調和精致。
![相機拍出來的照片必須要修嗎?什么情況下不需要修圖?](http://www.dfulqf.cn/uploads/image/2025/0206/143502LG4.jpg)
因此,對于風光和建筑攝影來說,后期修圖幾乎是必不可少的,它能夠有效彌補前期拍攝過程中可能產生的各種缺陷,使畫面更加協調和美觀。
什么時候不需要修圖
去年我購買了一臺富士XT-50相機,富士相機一直以來以出色的色彩還原和影像質量著稱,尤其是它的獨特膠片模擬模式。如果想要完全保留這種膠片效果,直出JPEG格式的照片是最簡單的選擇。
富士的膠片模擬可以簡單理解為在相機內部對于拍攝的圖片進行了色彩風格優化處理,就比如富士的“Velvia”模式,能提供鮮艷的色彩和高對比度,非常適合風光攝影,而“Classic Chrome”模式則能營造出復古、低飽和的感覺,適合街頭攝影。這些模式直接在相機內完成了色彩和氛圍的調控,幾乎無需進行后期調整。
![相機拍出來的照片必須要修嗎?什么情況下不需要修圖?](http://www.dfulqf.cn/uploads/image/2025/0206/143502F395.jpg)
富士XT-50+永諾50mmF1.8 CC濾鏡直出
需注意的是,富士相機拍攝的RAW格式文件即使啟用膠片模擬,在第三方軟件中仍會顯示為未經風格化處理的原始圖像,想要獲得膠片模擬效果,除了拍攝jpg格式,就只能使用富士官方的后期軟件。
總結一下,我認為不需要修圖的場景。
- 攝影風格與膠片感: 如前所述,富士相機的膠片模擬模式本身就帶有獨特的藝術風格,如果你喜歡這種效果,修圖不僅沒有必要,還可能會破壞這種風格。
- 攝影目的明確且簡單: 如果你拍攝的照片只是為了記錄日常生活,或者并沒有太高的藝術要求,那么原圖的直出效果完全可以滿足需求,修圖反而顯得多余。
- 快速交付需求: 對于一些需要快速交付的商業攝影工作如新聞攝影、電商白底圖拍攝等時效性強的場景,直出照片往往已經足夠,因為拍攝過程中就已經得到了非常接近理想的效果,并且現在還有像像素蛋糕這類Ai修圖軟件,都很大程度節省了后期修圖的時間。
- 照片已經達到理想效果: 如果你的照片在色彩、曝光、對比度等方面已經完美,那就沒有必要進行修改。過度修圖往往會失去原本的細節,甚至會讓照片看起來不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