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體與靈魂一同出發,是件多么難的事。比如此刻的我,還沉浸在春節一醉方休的歡娛中。身體已然上班,內心依舊懶散。
蛇年首個工作日,國內車圈首個重大新聞來自豐田:雷克薩斯將在上海金山獨資建廠,生產純電動車并開展電池研發。
另一個在我眼里也很重要的事,看上去波瀾不驚。吉利集團CEO淦家閱發出新春寄語,他說,對用戶負責,是吉利首要的社會責任。安全就是最大的吉利,要堅定地向著正確的方向持續奔跑。
雷克薩斯一直是個低調的品牌,盡管去年國內銷量超過18萬輛,是唯一實現正增長的高端品牌,持續蟬聯進口車銷量冠軍,但它似乎從未刻意刷過自己的存在感。蛇年首個工作日釋放的這個消息,是靜水流深的豐田汽車難得的一次“搶鏡”吧。
據悉,雷克薩斯上海工廠將于2027年開始生產全新電動汽車,初期產能約10萬輛。豐田中國表示,豐田將與上海攜手打造具備影響力的碳中和引領典范項目,合作范圍將涉及物流網絡、產業鏈上下游、氫能、智能自動駕駛、電池回收再利用等。
如果說,豐田汽車呈現出全球品牌該有的樣子,那么,吉利汽車則展現出中國品牌應有的樣子。
當國內汽車的銷量從月報變成周報之后,追求銷量已成為凌駕于一切之上的某種正確。
為了銷量,可以忽視質量,忽視員工權益,甚至合作伙伴的權益。如此一來,客戶利益豈不也是“空中樓閣”。
做好行業的“領頭羊”,需要銷量背書,更需要擔當和真正有社會責任感。
淦家閱說,企業的發展不能僅僅關注短期利益,更應該為社會持續創造價值,讓用戶、員工、合作伙伴、社區等利益相關方共同受益,實現企業與社會、環境的和諧共生。
吉利已經明確了一條清晰的可持續發展道路,將社會責任與技術創新相融合,向全球市場輸出產品、輸出技術、輸出價值。
當然,說得好更要做得好。對于吉利的2025,我們可以拭目以待。
蛇年新春,力量在風中回蕩,那些還在裝睡的,是否可以醒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