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市價格戰讓很多車企“賠了夫人又折兵”,一方面利潤大幅下滑,經銷商難以經營;另一方面市場份額并不見明顯起色,甚至仍有下降趨勢。但是車企仍都在觀望,看誰先“繃不住”。
![寶馬停止“降價保份額”后續調查:報價全線上漲,推一批新車型](http://www.dfulqf.cn/uploads/image/2024/0717/0UZ121240.jpg)
讓人有些意外的是,率先跳出來退出價格戰的,是被視為利潤更高的豪華品牌車企。根據了解,因價格戰導致門店虧損嚴重,寶馬中國決定停止持續近一年的“降價保份額”。
寶馬將從7月起,通過減少銷售量來穩定價格,緩解門店的經營壓力。“汽扯扒談”也在第一時間對寶馬部分經銷商進行了解和調查,確認相關政策已經在實施中。
i3大幅優惠不再
對于寶馬是否有官方通知“減少車型優惠幅度”,銷售人員并沒有給與正面回應。而當問到寶馬i3是否能以“打對折”的優惠幅度提車時,銷售人員表示目前沒有這么大的優惠力度,而且店內也沒有現車,需要預定,預定也只能預定將要上市的新款i3。
![寶馬停止“降價保份額”后續調查:報價全線上漲,推一批新車型](http://www.dfulqf.cn/uploads/image/2024/0717/0UZ1HY1.jpg)
不僅是電動車型,目前寶馬主銷的燃油車型優惠幅度相比上個月也明顯縮緊。經銷商對于車型報價被嚴格把控,甚至員工內部價都被嚴格審核。
實際上近一年豪華品牌優惠力度很大,燃油車優惠7-8萬甚至10萬元并不少見,銷量不佳的電動車型優惠力度更大。只不過寶馬i3裸車價在35.39萬元的官方指導價上打對折上了熱搜,被更多的人關注。
但是從效果上看,如此大的優惠力度效果并不如預期。仍以寶馬i3為例,6月份銷量6952輛,相比5月份提升1000余輛。可見即使不到20萬元,但是寶馬i3仍沒成為銷量破萬的“爆款”。
![寶馬停止“降價保份額”后續調查:報價全線上漲,推一批新車型](http://www.dfulqf.cn/uploads/image/2024/0717/0UZ1N382.jpg)
今年上半年,寶馬在中國銷量37.6萬輛新車,雖然在BBA中仍是“老大”,但同比減少4.2%。今年第二季度寶馬在華銷量為18.9輛,同比減少4.7%。而寶馬今年上半年全球銷量則同比增長2.3%。
顯然在中國市場表現拖了寶馬的“后腿”,同時廣匯這樣的經銷商集團“暴雷”,也讓寶馬重新審視在中國市場的發展路線。所以寶馬下定決心退出價格戰,即使以丟掉中國市場豪華品牌的“老大”為代價。
推出一批新車型
寶馬中國方面表示,下半年在中國市場將重點關注業務質量,支持經銷商穩扎穩打。“汽扯扒談”了解到,從本月生產月開始,寶馬今年下半年的新一輪配置變更開始進行,涉及超20款車型,會以新款車型推向市場,前文提到的寶馬i3就在其行列中。新款車型價格相比現在的官方指導價會有一定幅度下調,但是肯定沒有之前車型優惠力度那么大。
![寶馬停止“降價保份額”后續調查:報價全線上漲,推一批新車型](http://www.dfulqf.cn/uploads/image/2024/0717/0UZ14H53.jpg)
此次新車型中除了寶馬3系會有較多的變化之外,其他車型主要增加選裝套裝。值得一提的是,寶馬i3和i5系會在功能方面進行優化,其中i5還將推出長續航版本。盡管有改進,但是優惠幅度縮水之后,寶馬現有的電動車型在國內銷量很難取得突破。
對于寶馬此舉,網友的評價觀點也是不一,這也反映出車企在面對價格戰的“糾結”。同時奔馳和奧迪目前也沒有對此做出回應,車型優惠幅度沒有明顯調整。
實際上寶馬在中國市場份額下滑的主要原因,并不是奔馳和奧迪,而是崛起的高端新勢力。分析人士認為,既然之前大幅降價都沒有阻止寶馬在中國市場銷量下滑 ,那么在優惠幅度減少之后,寶馬在中國銷量下行趨勢不會有明顯改觀。對于寶馬而言,恢復品牌溢價和經銷商盈利水平的關鍵,還是要盡快推出有競爭力的車型,特別是新能源車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