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也沒想到,華為竟然真的對小米出手了!
最近有網友爆料,說是選購智界S7付完尾款后,可以用小米SU7鎖單不可退的5000元定金抵扣,變相給小米SU7準車主提供了5000元的補償金。
緊接著,有媒體來到四川成都的一家華為體驗店,工作人員直言不諱:
“確實有這樣的政策,全國的鴻蒙智行簽約門店,都可以為客戶申請。”
據悉,自從小米SU7上市以來,華為各門店就已經推出了這樣的政策,且將會持續到5月底。
好家伙,當初智界S7二次上市的時候,雷軍還在社交媒體上祝對方大賣,結果現在卻被智界挖“墻角”了,這能忍?
但雷軍終究還是忍了,不僅如此,還直接秀了一波操作,明明白白地告訴大家什么才是大格局。
華為截胡小米,現在國內新能源汽車行業都這么卷了?誰才是國內新能源車企的終極BOSS?
今天我們就來談談新能源汽車行業,碼字不易,歡迎點贊,轉發,收藏。
真·大格局
4月22日,雷軍發布了一條動態,主要內容是現在小米SU7還處于產能爬坡的過程中,如果用戶實在著急的話,也可以選擇一些其他的國產新能源汽車。
接下來重點來了,雷軍所推薦的車型中,智界S7赫然被擺在首位,就連自己投資的蔚來、小鵬,都被排在了后面。
而最幽默的是,面對雷軍的推薦,智界來者不拒,轉發該動態感謝雷軍的同時,還真的又順勢推廣了一波自家產品。
這個騷操作,真的不服不行。
當然了,是非黑白,公眾自有定論,雷軍這條回應“華為截胡小米”的動態發出后,很快就迎來了一眾吃瓜群眾的贊賞。
一時間,“雷軍 格局”直接沖上熱搜榜,小米SU7的熱度又上了一個新高度。
其實說起來,國內汽車圈里從來不缺少火藥味,各種嘲諷、罵戰,都是常規操作。
就在去年,比亞迪第500萬輛車下線的時候,創始人王傳福淚灑現場,還喊出了“在一起,才是中國汽車”的口號。
結果此舉引來了長城汽車CTO的公開嘲諷:
“如果只是口頭上強調在一起,那一定是嘴上蜜糖,內心砒霜,那還不如先打一架再在一起吧。”
而這兩家之所以針鋒相對,正是源于長城汽車對比亞迪的一封實名舉報信,雙方徹底結下了梁子。
從這樣的角度來看,雷總這波回應無疑更加彰顯格局,顯得愈發彌足珍貴。
新能源搶單大戰
華為之所以截胡小米,可能也是因為現在智界訂單量確實不及預期。
去年11月,背靠華為和奇瑞兩大“金爸爸”的智界S7首次發布,曾突破2萬訂單量。
但緊接著,劇情開始走向了另一個版本:
大規模的延遲交付,輿論環境急轉直下,一部分智界車主選擇了退訂、轉訂單。
等到今年小米SU7發布后,智界S7又貢獻了一波騷操作——二次上市,又開了一遍發布會。
只是從目前智界S7的種種動作來看,似乎訂單量并沒有能夠達到預期。
不過現在新能源汽車行業有多卷,所有人有目共睹,不光是小米智界,所有品牌有一家算一家,都在降價,都在使出渾身解數爭搶訂單。
有媒體曾專門統計,進入4月份以來,已經有超過40家車企、128個車系,進行了降價亦或是優惠調整。
什么官降1萬、3年免息,通通不稀奇。
今年一季度,國內車市降價車型數量已經超過去年全年的6成,今年1-2月份,汽車行業的利潤率降至4.3%,處于歷史低位水平。
這意味著什么?
現在國內新能源汽車行業已經徹底成為了紅海市場,狼多肉少的局面之下,誰能把車賣出去才是硬道理,否則到時候就是倒閉破產,這絕非危言聳聽。
誰才是終極BOSS?
自從小米造車以來,雷軍就為國內整個汽車圈帶來了新的畫風:
原來車圈里除了各種撕、各種明嘲暗諷之外,也可以幫忙推薦友商,彼此和諧相處。
比如這次小米發布SU7,臺下赫然坐著蔚來汽車的李斌、小鵬汽車的何小鵬、理想汽車的李想、長城汽車的魏建軍以及北汽集團的張建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