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是立國之本,可以說是國家發展的根基。農業發展得到保障,社會才能穩定發展,因此,國家正在努力提倡發展現代農業,要保證糧食和各種生活必需品的安全。
農林類高校已經沉寂將近20年,在高考階段還是考研階段,整體的錄取分數線都很低。大家對于農林類院校都有抵觸情緒。
但從長遠發展情況來看,報考農林類高校似乎也是一條獨特發展之路。比如較低分數可以報考211或者985高校,將來也更容易保研。
研究生畢業后未必需要從事農業研究,可以到高校做輔導員或者考選調生,還有各種事業單位等等,這種路反而沒有太激烈的競爭,目前來說也是得到越來越多的學生青睞。
2025年農林類高校排名出爐
根據CNUR提供的2025年中國農林類高校排行榜,今天小魚老師就跟大家一起來分析一下最新版的農林高校排名情況,為今年參加高考的學生提供一些參考。
排名第一的高校是中國農業大學,被譽為我國農林類高校的“領頭羊”。中國農業大學在學科評估和國家三大獎方面都全面領先,還有學校的錄取分數線也相對較高。
從實際情況來看,中國農業大學各方面的性價比都很高,比如學校的整體保研率達到25%以上,畢業生又能參加全國各省的定向選調生選拔,就業質量還是很有保障。
學校除了農林類專業外,還開設有計算機科學與技術、電子信息工程、經濟學、會計學等當前的熱門專業,錄取分數線都在630分以上,已經具備較高的性價比。
南京農業大學奪得第二名,令人刮目相看。南京農業大學前身是由國立中央大學農學院和金陵大學農學院組建而成,這兩所都是當時全國最頂級高校。
因此,南京農業大學起點非常高,自身基礎也過硬,實力最為接近中國農業大學。比如在第四輪學科評估中,農業資源與環境、植物保護、作物學、農林經濟管理等都獲得A+。
從實力角度來看,南京農業大學已經非常接近985高校,但錄取分數線在江蘇諸多211高校里面卻是屬于倒數,這也凸顯出學校的性價比。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位居第三名,總體保持穩定。西農當年由多所高校和研究所合并而來,也是國家為發展西部農業而設置的照顧性985高校。
西農的專業已經實現多元化,包括計算機、電子信息、水利工程、機械工程、藥學等學科發展勢頭都很迅猛。學生有心挖掘,發現這些專業的性價比很高。
華中農業大學屈居第四名。同樣是教育部直屬的農林類高校,華中農大擁有強悍的實力,包括獸醫學、畜牧學和園藝學等三個學科在學科評估中都獲得A+。
學校的生物學、食品科學工程等相關學科都位居全國前十,從農學研究延伸到食品、微生物方面的研究,華中農大正在積極轉型發展,目前已經取得重大成就。
北京林業大學排名第五。北林可以說是北京市里面存在感最低的211高校,但學校的林學類專業卻是位居全國第一,每年有大量畢業生都能到國家林業部門工作。
比如2023年高校畢業生就業落實率接近90%,里面有超過25%的畢業生都是到國家和事業單位工作,還有大量畢業生都是到國企工作。
全國老牌農林類高校里面,東北農業大學退居第十名,成為退步較為嚴重的高校。前10所都是國家評定的雙一流高校,東北農大剛好成為守門員。
這些年東北人才流失嚴重,各類高校的精英都陸續被南方高校挖走,這樣使得學校整體的科研實力下降,東北農業大學也是如此。
加上學校的生源質量并不高,又是屬于省屬211高校,每年的辦學經費都很有限,這些綜合因素使得東北農業大學的存在感較低,科研成果也變得更加有限。
總體評價
農林類高校同樣是國家重點扶持的對象,比如國家最近兩輪雙一流評選,華南農業大學、南京農業大學等都已經脫穎而出,第三輪評選時,估計又會有農林類高校上榜。
比如山東農業大學、湖南農業大學、河南農業大學等都有較強的綜合實力,學科優勢也相對明顯,大概率會成為第三輪雙一流評選的“黑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