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江蘇省教育廳印發《關于在義務教育學校實施“2·15專項行動”的通知》(下文簡稱《通知》),明確保證學生每天綜合體育活動時間不低于2小時,課間活動時間15分鐘。對此,江蘇學校如何看待?如何落實?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采訪南京部分教師和校長。
《通知》明確:2025年起,全省中小學落實15分鐘課間時長
《通知》明確,自2025年春季學期起,全省義務教育學校落實15分鐘課間時長,每節課間要安排學生走出教室,通過適度活動、游戲、交流等方式放松休息。每天上、下午各安排一次不少于30分鐘的大課間體育活動和兩次眼保健操(包含在課間時間內),并納入教學計劃,列入作息安排。為穩妥做好作息時間調整工作,將設置為期一個月的課間時間調整緩沖期。
同時,自2025年秋季學期起,全省小學全面施行每天1節體育課,初中試點每天1節體育課,到2026年秋季學期實現義務教育學校全覆蓋。
《通知》要求,各地各校要以實施“2·15專項行動”為契機,建立學生課間時間調整的檢查反饋機制,形成工作閉環,并將“2·15專項行動”落實納入責任督學督導范圍,加強督促指導,公開監督投訴方式,結合日常工作開展明察暗訪等,積極營造快樂學習、健康成長的良好氛圍,全面提高社會各界對增設體育課、合理安排學生作息時間重要性的認知,校家社協同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展。
體育特級教師:關鍵在于基層學校抓落實
如何落實2·15專項行動?南京教師和校長怎么看?江蘇省一名體育特級教師表示,這個文件是省教育廳更加關注中小學生身心健康發展的又一個重大舉措。課間全部由10分鐘變成了15分鐘,就是讓小朋友們下課了有時間走進操場,走進陽光,參加體育活動,改善學生體質健康發展的狀況,降低學生的近視率等等,真正地體現以人為本。
這位體育特級教師表示,接下來是各個學校校本解讀的問題,課間怎么引導孩子們更好地走進陽光,有序地進行鍛煉?特別是主城區的一些學校,場地比較小,怎么去防患安全隱患?如何利用有效的舉措來保障這15分鐘鍛煉的質量?其實北京在2024年9月份秋季開學的時候,已經開始實施課間15分鐘,大家可以去了解一下,借鑒北京中小學的做法,然后再根據自己的校情進行科學地規劃。
這位老師表示,2·15行動方案關鍵在于基層學校抓落實。“我覺得2·15行動方案,不僅僅是體育組的事,更應該是一個學校校長牽動全體教師來進一步落實的事,只有全員貫徹2·15方案的要求,才能夠真正地把鍛煉的效果落到實處,才能夠有效地去改善學生體質健康發展的現狀,讓孩子們真的能夠在義務教育階段健康活潑地去生長。希望大家全員重視,創新機制,真抓實干,惠及每一位學生身心健康成長!”
校長:如何用好課間15分鐘,學校正在謀劃布局
“學校剛接到通知,老師們心里還是比較迷茫的,這5分鐘從哪里來?會不會擠占課堂教學的時間?課堂教學的目標能不能在35分鐘內達成?”南京江北新區高新實小校長徐雪晶表示,“細想一下,課間和課堂從來就是一體的,都是校園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學校應該重視課間活動的質量,用好課間15分鐘。”
下一步如何落實?徐雪晶說:“首先,學校老師們要在思想上達成統一認識,不要覺得這5分鐘是浪費了教學的時間。其實很多風景都在窗外,很多空白才能有更多的可能。第二件事就是落實。從假期開始,我們就要提前謀劃布局。比如,老師如何高效地備課,把課堂做切片式地研究,提高課堂效率。另外,學校也要研究多出來的5分鐘怎么利用?”
“初步設想,課間15分鐘可以做一些主題規劃,比如放松身心、體育游戲、科學探索、社交互動、勞動實踐等等。學校可以做相應地設計,并給出評價機制。后勤保障中心還要打造與之配合的場所或空間,學校的‘萌寵樂園’‘百草園’‘森林圖書館’‘萌創樂園’對學生全部敞開。這當中尤為重要的是安全隱患的排查以及安全措施,這個假期,學校會做一些提前謀劃和整體布局的思考。”
專家建議:提高體育課的強度和質量
南京理工大學動商研究院院長王宗平教授表示,2·15行動方案是一個非常好的舉措,如果每個孩子每個課間能增加5分鐘的活動量,對于改善“小眼鏡”“小胖墩”“小駝背”等現象很有幫助。當然前提是保留原來的大課間,保證孩子每天運動2小時的基礎上,如果以犧牲“大課間”來換取課間15分鐘,那就是“換湯不換藥”。“我們小時候體育課雖然每周只有2課時,但是那時候上完體育課都是汗流浹背,腰酸腿痛,但是現在的體育課普遍強度不夠,蜻蜓點水。我把它稱為‘三無七不’溫柔體育課,即‘無難度、無強度、無對抗’,‘不出汗、不喘氣、不心跳、不臟衣、不日曬、不摔跤、不奔跑’,建議提高體育課的強度和質量,真正提高學生體質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