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動求變、穿越周期……榮耀在二次創業的第五年官宣換帥。
1月17日,榮耀終端股份有限公司(下稱榮耀)于內網發布公告稱,“趙明先生因個人原因辭去董事長、CEO(首席執行官)等相關職務。董事會決定由李健先生接替趙明先生開展工作。”
在2021年加入榮耀之前,李健在華為內部有著“悍將”的稱謂。技術出身,曾是研發算法工程師,但同時海外市場經驗豐富,擔任過尼日利亞代表處代表、西非部總裁、歐洲片區總裁,曾任戰略、經營和監管等重要職位,也參與過華為公司治理架構及組織優化等重大變革。
從華為的子品牌到與華為剝離走向獨立,榮耀跨過了很多個危急時刻,但如今它面臨的市場環境已經和剛剛獨立時有所不同,一方面中國智能手機市場已經進入存量競爭的階段,其市場份額在起伏中跌至第5位;另一方面榮耀需要在IPO之前再次審視自己,發現問題同時解決問題。
在此背景下,新掌門人李健能否帶領榮耀再創新的榮耀備受外界關注。
在外界看來,李健的接任,將是榮耀開啟全球化新征程的標志性動作之一。在剛剛過去的2024年,榮耀海外市場銷量年度增長50%,圣誕期間單日銷量突破15萬臺。
李健豐富的海外市場經驗,配合榮耀團隊全球拓展能力,或許將催生全新未來。邁向品牌獨立的第五年,榮耀也需要找到新的敘事節奏,主動擁抱變化。
存量市場競爭加劇,國補上新能否帶來AI機遇
經歷了兩年的動蕩競爭之后, 2024年中國智能手機市場再次復蘇,競爭卻更為激烈和膠著。
根據市場調研機構Canalys日前發布的數據,2024年中國智能手機市場出貨量觸底反彈,全年出貨量約為2.85億臺,同比增長4%。出貨量排名前五的廠商分別為vivo、華為、蘋果、OPPO、榮耀。從市場份額來看,蘋果、OPPO和榮耀均為15%,區別并不大。
為了促進手機市場進一步復蘇,商務部等五部門印發《手機、平板、智能手表(手環)購新補貼方案》,將購新補貼政策首次擴圍至消費電子,手機等數碼產品被納入補貼范圍。個人消費者購買單件銷售價格不超過6000元的手機、平板、智能手表(手環)3類數碼產品,可享受購新補貼。其中每位消費者每類產品可享1件補貼,每件補貼比例為產品銷售價格的15%,每件補貼最高不超過500元。
1月20日,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在政策實施首日走訪時發現,北京市多個手機品牌門店客流量翻倍,消費者換機熱情顯著提升。但多位消費者表示,自己并沒有堅持必須買哪個手機品牌,還要在價格和性能上綜合考慮。
在朝陽區一家榮耀直營店的展臺前,圍滿了前來咨詢產品和具體補貼細節的消費者。榮耀此次除了參加國補之外,一些特定機型還將參與品牌補貼。“榮耀的AI功能是我最感興趣的,這次專門過來看看,價錢合適就直接下單。”有消費者向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說道。
去年10月底榮耀Magic7系列的發布會上,榮耀通過個人化全場景AI操作系統MagicOS 9.0的YOYO智能體,展示了“一句話取消APP自動續費”和一句話為現場2000余名觀眾點咖啡的智慧體驗,這也使得榮耀的AI功能深入人心。
機構人士分析,AI、折疊屏等創新技術催生了換機需求,拉動手機銷量回暖攀升。以榮耀為代表的AI手機正在重塑市場,按照IDC預測,2027年中國市場AI手機將達到1.5億臺,市場份額占比超過40%。
在AI之外,折疊屏是榮耀的另一個發力點。2023年7月至9月,榮耀連發三款折疊屏手機。根據Counterpoint Research數據,2023年第三季度,榮耀Magic V2銷量位居中國橫向折疊屏市場第一。
與此同時,榮耀攜明星折疊屏產品遠赴MWC(世界移動通信大會)、IFA(柏林國際電子消費品展)等全球舞臺,與三星蘋果同臺競技,斬獲GLOMO(最佳產品大獎)等國際重磅獎項。在海外市場,榮耀輕薄折疊屏持續熱銷。在馬來西亞、中國香港地區,榮耀Magic V3首銷月的市場份額超越三星,而在中國、阿聯酋、意大利、德國、法國也以此實現同檔位份額超30%的歷史突破。
IDC中國研究經理郭天翔對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表示,去年開始手機廠商與AI大模型服務商合作積極提升AI使用體驗,新一輪國補對于提振手機消費有一定的推動作用,尤其是今年上半年,但是,也要預防提前透支未來的換機需求。
在互聯網產業分析師張書樂看來,6千元以內手機享受“國補”,形成了多重利好:國補成為靈魂砍價,讓不少主流中高端手機降價至6000元以下更加“親民”, 走量促銷,也激活了手機產業鏈的活性,進一步提振消費熱情。
走向全球,“悍將”掛帥
過去四年榮耀已經練好內功,從0到1重要,從1到100同樣重要,面向未來發展,榮耀注定要參與全球競爭。出海,也是當下所有中國手機廠商的共識。
從全球市場格局來看,中國廠商的影響力逐步攀升。根據市場調查機構Canalys發布的數據,2024年第三季度,在全球高端智能手機市場(600美元以上)的競爭中,榮耀躋身前五席位,市場份額同比增長68%。據榮耀官方資料,2024年最后一個月,榮耀海外市場銷量已經追平中國市場,達到五五開;去年全年,海外市場手機銷量增加50%。
變局當下,榮耀前進的腳步需要走得更快,海外經驗豐富的李健在此時加入,恰逢其時,將加速榮耀在全球市場的開拓。
初中畢業就前往印度尼西亞生活的蘇蘇(化名),去年回到國內時感到了一絲陌生,買手機一定要去線下品牌直營店,他不信任電商平臺的質量,也無法接受先付錢再收貨的邏輯,這讓他感到不安——在印度尼西亞,電商的發展速度遠遠比不上國內。
事實上,蘇蘇的困惑也是中國企業出海必須面對的問題,中國市場的成功經驗不能照搬復制,熟悉當地消費者的購物習慣、理解當地企業的運營模式顯得至關重要。
2001年,碩士畢業后的李健加入華為,擔任過研發算法工程師,也深入海外市場一線調研。擔任尼日利亞產品經理時,對當地的文化和銷售體系并不熟悉,為了開拓市場,李健頂著酷熱的天氣,拎著電腦和投影儀走街串巷,從早到晚地拜訪客戶。
正是這份堅持和努力,讓李健在三個月的時間里簽下3000多萬美元的合同,第三年的銷售額已經達到4億美元。在李健的帶領下,尼日利亞代表處的銷售業績一直排在公司內部銷售業績第一的位置,此后李健晉升為西非地區部總裁。
李健在華為公司任職過多個崗位,無不展示他對海外市場的了解與執行力:加納代表處代表、東北歐地區部總裁、歐洲片區總裁、美洲片區總裁、全球客戶群及區域管理部總裁、全球客戶群及區域管理部總裁、全球銷售與服務體系總裁特別助理、片區聯席會議副總裁、CRM項目群主任、LTC全球流程責任人(GPO)、數字能源全球MKT與銷售服務總裁……2017年加入華為監事會后,李健還參與過華為公司重大改革和戰略制定,在2021年加入榮耀后,曾任副董事長、董事、人力資源部總裁等職務,深度參與了榮耀獨立后的蝶變歷程。
在榮耀的戰略布局里,2022年著手海外市場運作,2023年將歐洲市場確立為中國之外的第二本土市場,并取得長足進展。根據市場調研機構Counterpoint Research數據,2023年第三季度,歐洲智能手機出貨量同比下滑11%,榮耀成為唯一一個增長的手機品牌,2024年第二季度,榮耀超越三星成為西歐大折疊屏第一品牌。
與此同時,榮耀Magic雙旗艦策略成效顯現。根據榮耀最新數據,Magic直板旗艦系列海外市場連續3年實現銷售額復合年增長率超100%;Magic V3首銷月實現在中國、阿聯酋、意大利、德國、法國同檔位份額超30%的歷史突破。
雖然取得一定成績,但同樣存在挑戰,現在全球市場環境和榮耀剛剛出海時已經發生改變,歐洲市場仍有進一步增長空間,全球市場版圖待進一步開拓。今年1月9日,榮耀宣布正式進軍印度尼西亞市場,瞄準高端市場,正式開啟和其他中國手機品牌的正面競爭,李健的加入將為整個團隊注入一劑強心針。
IPO前夜的關鍵一躍
李健加入的時間,也是榮耀上市之前的關鍵時間點。
從2023年年底開始,榮耀的上市進程就備受關注。彼時,榮耀稱將吸引多元資本進入,通過首發上市推動公司登陸資本市場。去年8月,榮耀宣布計劃在四季度啟動相應股份制改革,并在之后適時啟動IPO(首次公開募股)流程,在相應的過程中披露相關財務數據。
去年下半年開始,榮耀的融資動作進一步加快。
2024年8月,榮耀獲得中國移動投資,當時榮耀表示,“中國移動投資榮耀,是在個人及家庭終端市場上具有良好協同效應的財務投資,榮耀擁有豐富的產品,而中國移動在渠道資源、用戶資源上具有顯著優勢”;2個月后,榮耀再一次完成新一輪戰略融資,新加入的股東包括中國電信、中金資本、金石投資等。
據企查查信息顯示,截至目前,榮耀的股東總數達到23個,雖然具體的持股比例尚未對外公開,但卻包含了運營商、供應商、地方國資等不同類型的股東,這是榮耀準備上市的底氣。
事實上,國產手機廠商中選擇上市的公司并不多。IPO對榮耀來說,一方面要面臨更嚴格的審視,另一方面則需要創造更多的業務增長點,不管是資本市場還是普通消費者,都會對廠商抱有更高的期待。
榮耀需要的不僅僅是底氣,還需要勇氣。
以全球幾家知名手機廠商為例,蘋果的軟硬件生態全球知名,華為的鴻蒙操作系統在國產手機廠商中獨樹一幟,小米則憑借“人車家全生態”在2024年打出漂亮的一仗,在IPO緊要關頭的榮耀,也需要給市場畫出一個令人信服的藍圖。
目前來看,榮耀有AI和高端化兩個抓手。2016年,榮耀推出第一代Magic手機時先于行業提出手機AI概念;2018年,榮耀Magic2啟用自進化、自學習的智慧生命體YOYO;在品牌獨立后,榮耀著手打造AI OS,2022年發布平臺級AI——Magic Live智慧引擎,同年發布MagicOS 7.0;2023年6月首次提出將AI大模型引入端側;2024年初推出了MagicOS 8.0,行業首發意圖識別人機交互新范式,同年10月發布搭載跨應用開放生態智能體的AI操作系統MagicOS 9.0,將YOYO智能體與系統深度融合,開啟手機“自動駕駛”時代。
不同于其他廠商,榮耀始終發力端側AI創新路線,歷經八年發展,押注端側AI使其取得了一定的領航優勢,領先行業對手多個身位。但隨著更多手機廠商全面切入AI領域,該賽道競爭格局將進一步加劇,榮耀也將面臨如何跳脫行業AI同質化競爭的現實問題。
此次接任工作的李健是技術出身,曾任參與3G基站產品開發,以及無線算法及智能天線關鍵技術研發,深度參與過2G到3G的通訊代際演進。從華為到榮耀,其在科技行業的多年從業經驗,將助其把握行業技術長期趨勢,成為榮耀新征程AI戰略的推進器之一。
另外一個高端化抓手已經在海外市場展現出顯著優勢。折疊屏之外,榮耀全場景出海,平板率先斬獲市場關注。2024年榮耀平板海外發貨超過230萬臺,年度同比增幅超過150%,海外銷售占比達到50%,全球日激活峰值突破10萬臺。其中,馬來西亞連續兩個季度超越iPad實現品牌份額登頂;沙特、伊拉克、中亞多國等市場份額超過20%。
IPO前夜,榮耀正完成從“中國榮耀”到“世界榮耀”的轉型,這樣的榮耀所需要的將帥,很難再用一個詞概括,只有具備強大、綜合、遠見卓識的全球化管理能力,才能帶領榮耀隊伍走向下一個五年。
在新的征程之中,榮耀如何涉過全球科技創新的大洋,抵達彼岸攀上名為世界榮耀的高峰,答案或許正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