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8日,乘聯會發布最新月度市場報告。數據顯示,2024年6月國內乘用車市場零售銷量為176.7萬輛,同比下滑6.7%,環比增長3.2%。其中,傳統燃油車零售銷量為90.5萬輛,同比下滑27%,新能源汽車零售銷量為85.6萬輛,同比增長29%。按此計算,6月新能源車國內零售滲透率48.4%,同比增長13.5%。按照目前的市場趨勢,新能源汽車市場份額超過傳統燃油車只是時間問題。
6月國內零售中,自主品牌市場零售103萬輛,同比增長10%,當月國內份額為58.5%,頭部傳統車企轉型升級表現優異,比亞迪、奇瑞、吉利、長安汽車等傳統車企品牌份額提升明顯;主流合資品牌零售48萬輛,同比下降27%,當月國內份額為27.2%,其中德系品牌零售份額為18.6%,日系品牌為14.3%,美系品牌為6.3%。豪華車零售25萬輛,同比下滑17%,當月市場份額為14.2%;乘聯會表示,6月經濟的外部環境不確定性明顯上升,內部有效需求仍然不足,企業及居民部分預期不強,但隨著國家“以舊換新”的政策逐步見效、各地相應政策措施出臺與跟進、北京放號拉動消費,加之車市新品價格戰階段性降溫,“618”促銷拉動半年末沖刺,前期市場觀望群體的消費熱情被激發,6月全國乘用車市場保持相對較好的發展階段。根據乘聯會公布的國內車企零售銷量榜單來看,不難看出市場競爭壓力巨大,十家廠商僅三家實現增長,包括比亞迪、吉利、奇瑞,其中奇瑞同比增長達53.6%,而一汽-大眾、上汽大眾、長安汽車、一汽豐田等廠商均出現下滑。作為唯一實現全電動化的品牌,比亞迪汽車(含比亞迪/騰勢/方程豹/仰望)零售28.0萬輛,同比增長21.1%。不過,隨著新能源汽車市場競爭加劇,比亞迪的增長幅度已經有所放緩。今年以來,比亞迪多次調整旗下車型價格策略,年初以“電比油低”的口號陸續推出部分系列車型的“榮耀版”,將A級車的價格打入8萬元以內。5月底,比亞迪新推出的秦L DM-i和海豹06DM-i車型最低定價低于10萬元,更是對B級車市場產生沖擊。
比亞迪之后,吉利汽車和奇瑞汽車累計銷量分別為13.1萬輛和9.2萬輛。其中,奇瑞汽車實現大幅增長,達53.6%,是前十廠商中漲幅最大車企,遠超其它廠商。吉利汽車表現也不錯,其單月銷量為13.1萬輛,同比增長17.0%。由于旗下品牌表現良好,吉利汽車將全年銷量目標上調約5%,從190萬輛增至200萬輛。
與前述自主車企相比,長安汽車的沖勁明顯不足,6月銷量同比下滑25.6%,為8.8萬輛,是榜單中跌幅最大的廠商。根據長安汽車銷量快報,除了重慶長安同比增長4.4%,河北長安和合肥長安均出現下滑,特別是合肥長安,跌幅達17.9%。
至于其它自主廠商,例如長城汽車,又跌出前十。根據長城汽車銷量快報,6月長城汽車累計銷量為9.8萬輛,同比下滑6.55%,連續兩個月負增長,旗下品牌除了坦克外均出現下滑,特別是魏牌直接腰斬。再來看看合資品牌,整體表現不容樂觀,這也是燃油車銷量大幅下滑的主要原因。以南北大眾為例,雖然一汽-大眾(含大眾/奧迪/捷達)銷量僅次于比亞迪汽車,為13.3萬輛,單同比下滑25.5%,是跌幅最大的合資廠商,而上汽大眾(含大眾/奧迪/斯柯達)銷量排名跌至第六,為8.3萬輛,同比下滑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