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箱,這個在現代生活中再熟悉不過的家用電器,幾乎每個家庭都離不開它,走進任何一家電器賣場,形形色色的冰箱琳瑯滿目,從幾千元到上萬元不等,讓人眼花繚亂,面對如此繁多的選擇,很多朋友不禁會問:價格差異如此之大的冰箱究竟區別在哪?兩千多的冰箱用起來和一萬多的真的有很大差別嗎?
作為一個換過兩臺冰箱,并且親身經歷過從兩千元價位到一萬元價位跨越的人,我想我可以和大家分享一下我的真實感受,客觀地聊聊這兩類冰箱在實際使用過程中到底有哪些不同
先來說說容量,我之前用的那臺兩千多元的冰箱,是常見的三門款式,總容量只有二百多升,而現在這臺一萬多元的,雖然占地面積差不多,卻是多開門設計,總容量達到了四百多升,空間利用率明顯高出一大截
為什么會造成如此大的容量差異呢?我仔細研究了一下,發現主要原因在于冰箱材質和內部結構設計的不同,尤其是冰箱的保溫層,高端冰箱往往采用更先進的保溫材料和技術,使得冰箱壁可以做得更薄,在同樣的外部尺寸下,內部空間自然就更大了
大家都知道,廚房空間寸土寸金,如果能在有限的空間里放下容量更大的冰箱,就能儲存更多食材,生活起來也會方便很多,從這個角度來說,高端冰箱在容量上的優勢還是非常明顯的
除了容量,兩類冰箱在溫區設置上也有很大區別,我之前那臺兩千多元的冰箱,只有最基本的冷藏、冷凍和一個軟冷凍區,一共三個溫控室,而且每個溫控室的溫度調節范圍都比較有限,只有零度上下幾度的微調空間
而現在這臺一萬多元的冰箱,除了常規的冷藏和冷凍區,還細分出多個獨立溫控的存儲空間,比如專門的果蔬室、干貨室、冰鮮室等等,每個溫區的溫度調節范圍也更廣,像果蔬室的溫度可以在4℃到-8℃之間自由調節,冷凍室的溫度最低可以達到-20℃,可以滿足不同食材對存儲溫度的個性化需求
我們都知道,不同種類的食材,最佳的存儲溫度是不一樣的,像新鮮的蔬菜水果,如果溫度過低容易凍傷,而肉類、海鮮等則需要在更低的溫度下才能長時間保鮮,高端冰箱多溫區的設計,可以針對不同食材提供最適宜的存儲溫度,最大程度地保留食材的新鮮度和營養價值,而普通冰箱受限于溫區數量和控溫精度,往往只能把所有食材混在一起存放,很難做到精準控溫,保鮮效果自然也就大打折扣了
再來說說大家都很關心的制冷效果,大家都知道,冰箱的保溫性能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它的制冷方式,我之前那臺兩千多元的冰箱,采用的是傳統的直冷方式,雖然成本較低,但控溫能力比較差,尤其是冷凍室,經常會出現結霜結冰的現象,需要定期手動除霜,非常麻煩
而現在這臺一萬多元的冰箱,采用的是風冷雙循環技術,不僅制冷速度更快,控溫也更精準,而且不會出現結霜結冰的現象,免去了手動除霜的煩惱,使用體驗提升了不少
市面上也有一些兩三千元價位的風冷冰箱,但這類冰箱大多采用的是單循環系統,存在食材容易風干、串味的缺點,而高端冰箱大多采用雙循環甚至多循環系統,可以有效避免這些問題,更好地保持食材的新鮮度和原汁原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