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發展到今天,真是越來越有意思了,還記得以前,家里擺著個大主機,機箱上恨不得裝滿五顏六色的燈,恨不得把所有硬件性能都展示出來,仿佛在無聲地宣告:“看!這就是科技的力量!”那時候,老式的電腦桌都得專門設計一個放主機的柜子,才能把這龐然大物塞進去,可你要是把現在的機箱放進去試試?呵呵,門都關不上!現在的機箱,那叫一個“大”,恨不得把整個宇宙都裝進去
可有意思的是,就在這“ ”的潮流下,迷你主機卻悄然興起,而且火得一塌糊涂,零刻、英特爾NUC這些品牌,推出的迷你主機,那叫一個“小”,就跟個藍牙音箱似的,不仔細看還真以為是哪個音樂發燒友的寶貝呢!
一開始我對這些迷你主機是有點懷疑的,畢竟,濃縮的都是精華,這體積縮小了這么多,性能能跟得上嗎?后來我仔細研究了一下,發現這些迷你主機之所以能做到這么小巧,主要是因為它們采用了移動CPU,也就是筆記本電腦上用的那種,散熱方面,只要設計合理,小機身也能住,內存條也是筆記本上用的那種,體積小巧,至于硬盤,現在都流行M.2接口的固態硬盤了,本身也不占地方,這么一套組合拳下來可不就成了“沒有屏幕的筆記本”嘛!
這么一想,我心里就有底了,從理論上來說,迷你主機的性能完全可以和主流筆記本電腦相媲美,現在很多迷你主機的價格也相當親民,一千多塊錢就能買到一臺,對于預算有限,又想體驗新科技的用戶來說,確實很有吸引力
市面上那些一千出頭的迷你主機,我仔細研究了一番,發現很多用的都是性能比較一般的CPU,比如英特爾的N100、N95等等,雖然日常辦公、看看視頻什么的沒什么問題,但要是想玩玩游戲、做點設計工作,就有點力不從心了
前陣子,我偶然間發現銘凡推出了一款UM480XT迷你主機,搭載了AMD銳龍R7-4800H處理器,這顆CPU雖然是兩年前發布的,但性能依然強悍,吊打N100、N95這些入門級CPU那是綽綽有余,這款迷你主機的價格也相當誘人,只要一千多塊錢,我當時就心動了,果斷入手了一臺,打算把它當作我的主力電腦來用
用了一段時間后,我對這款迷你主機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今天,我就來和大家聊聊我的使用體驗,以及我對迷你主機這類產品的看法
我們先來看看銘凡UM480XT的外觀設計,這款迷你主機和市面上大多數迷你主機一樣,都采用了小巧的方盒子設計,機身尺寸非常小巧,規格只有128 128 48.2,和一本書差不多大,做得很精致小巧,機身材質是塑料的,表面布滿了斜紋裝飾,摸起來手感還不錯,機身右下角是銘凡的,設計簡潔大方
用塑料材質作為機身,我一開始是有點擔心的,畢竟塑料的質感和散熱性能都不如金屬,考慮到這款迷你主機的價格只有千元出頭,用塑料機身也是可以理解的,畢竟成本控制很重要,塑料機身也有一個好處,那就是WF信號會更好一些
機身接口方面,銘凡UM480XT也是相當豐富,機身前面有一個3.5耳機孔和兩個T-C接口,這兩個T-C接口很有意思,一個支持最高10G數據傳輸,另一個則只支持視頻輸出,可以用來連接便攜顯示器,其他品牌的千元迷你主機,很少配備T-C視頻輸出接口,這一點值得點贊,機身前面還有電源鍵、復位鍵和一個麥克風拾音孔,設計非常人性化
機身背面,銘凡UM480XT配備了一個2.5G LAN網口、兩個USB 3.2 G2接口、兩個HDMI接口和兩個USB 2.0接口,擴展性非常強,兩個HDMI接口加上前面的T-C視頻輸出接口,可以同時連接三臺顯示器,對于有多屏需求的用戶來說,非常實用
對于迷你主機來說,散熱是一個非常關鍵的問題,畢竟,機身體積這么小,內部空間有限,如何保證良好的散熱,是每個廠商都要面對的難題,在這方面,銘凡UM480XT做得相當不錯
這款迷你主機采用了雙進風、雙出風的風道設計,機身兩側和前后都布滿了散熱孔,可以有效地將機身內部的熱量散發出去
為了更直觀地了解這款迷你主機的散熱設計,我決定把它拆開看看,擰開機身底部的四顆螺絲,就可以輕松地打開機箱
打開機箱后,我發現銘凡UM480XT內部設計非常緊湊,但布局合理,各個部件之間井然有序,為了保證良好的散熱,銘凡UM480XT配備了一個120片扇葉的大功率風扇和兩根熱管,并且還采用了目前公認散熱效果最好的液金散熱,這樣的散熱配置,對于R7 4800H這顆CPU來說,完全足夠了
我還發現銘凡UM480XT的硬盤和內存條都增大了散熱面積,可以有效降低這些部件的溫度,保證系統穩定運行
存儲方面,銘凡UM480XT內部設計了兩個DDR4內存插槽和一個M.2硬盤位,并且還預留了一個2.5英寸硬盤位,方便用戶日后升級,這款迷你主機標配了兩根8GB DDR4 3200MH內存和一塊512GB M.2固態硬盤,如果覺得存儲空間不夠用,可以自行更換兩根16GB的內存,或者加裝一塊2.5英寸的機械硬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