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這一年,整個行業有比較多的焦慮。這個焦慮是:超級應用到底在哪里?創業者的機會是什么?模型已經這么長時間,甚至有人覺得模型技術迭代速度已經慢下來了,但超級應用沒出現,那怎么辦?
百度做人工智能有十年以上時間,一直投入比較大,也比較相信AI。我把我們的探索、我們的努力、我們的工具以及我們找到的路徑和方法分享給大家。
剛剛過去的2024年充滿了機遇和挑戰,時而令人興奮,時而令人沮喪,有些工作一直到最后一天才知道成或不成。這一年我們堅定地在AI技術上探索創新,我們在全球首創了基于圖片的檢索增強技術iRAG,大大降低了圖片生成的幻覺問題;我們致力于讓不會寫程序的素人具備程序員的能力,為此我們發布了秒噠,這與全球主流的代碼輔助生成形成鮮明的對比;我們也在大模型應用領域獨樹一幟,為4000萬文庫的付費用戶提供無與倫比的內容創作和思想碰撞能力。
截至2024年11月,百度文心大模型的日均調用量已經超過15億,相較一年前首次披露的5000萬次,增長約30倍。這條陡峭的增長曲線,代表著過去兩年中國大模型應用的爆發。
當基礎模型能力就緒,我們即將迎來AI應用的群星閃耀時刻。每一個應用都是一顆星,每一個應用都將成為改變世界的力量。那么AI應用從哪里來?到哪里去?有兩大AI應用方向:一個是智能體,另一個是產業應用。
其中,智能體是AI應用的最主流形態,即將迎來爆發點。它將成為AI原生時代,內容、信息和服務的新載體。目前,百度文心智能體平臺上,已經吸引了15萬家企業和80萬名開發者參與,覆蓋的應用場景非常多。百度在2024年也發布了大模型的100大產業應用,涵蓋了制造、能源、交通、政務、金融、汽車、教育、互聯網等眾多行業,我們希望與更多合作伙伴和客戶一起推動智能產業生態的建設,共同來加速國家“人工智能+”行動計劃的落地。
對于2025年,我們充滿期待。我們意識到今天的人工智能領域,競爭比任何時候都更加激烈,技術迭代的速度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快,我們面臨的挑戰也是前所未有的。但是我們堅信,大模型賦能的AI原生應用正在各行各業各種場景迅速普及,雖然超級應用尚未出現,但AI的實際滲透率已經不低,并且將在2025年繼續井噴式增長。我們也期待,我們在2023、2024年種下的種子能夠在2025生根發芽,開花結果,并且不斷獲得市場的驗證和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