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發投入大、強度高,2024年廣東企業科創力依然強勁。
1月15日,廣東省政府工作報告顯示,預計2024年全省研發經費支出約5100億元,研發投入強度3.6%左右,高新技術企業約7.7萬家,區域創新能力連續8年全國第一。
對于企業而言,研發支出難以在短時間內帶來收益,只有具備讓企業走得更遠的雄心以及看好未來市場增長潛力的企業,才會不斷進行研發投入。廣東企業創新活躍,反映出當地經濟依然充滿蓬勃發展的動力,彰顯出高質量發展的鮮明底色。
作為區域經濟發展的頂梁柱和地區企業中的“排頭兵”,上市公司的創新能力是衡量地區科創力的重要指標。時代投研認為,科創力就是以研發創新作為企業發展的核心驅動力。它可以從資金投入、人力資源投入和技術積累這三大維度來構建觀察指標。
時代投研在上述三大維度的基礎上,構建起企業研發費用、研發費用率、研發投入持續性、研發人員占比、本科及以上學歷員工占比、專利數量、發明專利數量這七大觀察指標,以此進行排名統計,制作出廣東科創力百強榜,以供參考。
【摘要】
1.廣東A股上市公司研發費用高速增長。2020—2023年,廣東876家A股上市公司(不含退市股,下同)的研發費用總額年復合增長率達到18.54%,呈現高速增長趨勢。
2.深圳研發費用及專利數量一騎絕塵。分地域來看,深圳A股上市公司的研發費用總額及專利數量遙遙領先,科創力居廣東首位。分行業來看,過去幾年汽車行業的研發投入迅猛增長,平均研發費用也高于其他行業。
3.廣東A股上市公司研發投入分布不均。在研發費用、專利數量和發明專利數量方面,廣東A股上市公司出現平均值遠超25%分位數的現象,表明廣東上市公司在這三大指標上存在分布不均的問題。
4.科創力百強企業多來自戰略性新興產業。科創力百強企業大多屬于半導體、生物醫藥、新能源等戰略性新興產業,是推動廣東經濟轉型升級和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力量。
5.中興通訊、比亞迪、匯川技術科創力位列前三。從細分指標來看,科創力前三強在研發費用、專利、發明專利數量方面的排名較為靠前。
【正文】
一、整體概況:深圳上市公司研發費用遙遙領先
1.1廣東A股上市公司研發費用持續高速增長
Wind數據顯示,2024年前三季度,廣東876家A股上市公司的研發費用共計2200.90億元,同比增長7.53%。從往年的研發費用來看,2020—2023年,上述876家上市公司的研發費用總額分別為1741.13億元、2133.19億、2518.69億元、2900.45億元,年復合增長率高達18.54%。
從研發費用率來看,廣東上市公司研發投入占比持續提升。2020—2024年前三季度,廣東上市公司的平均研發費用率分別為6.67%、6.33%、7.14%、7.41%、7.56%,整體呈現上升趨勢。
可喜的是,廣東上市公司持續高強度的研發投入,為創新的種子提供了豐沃的土壤,并不斷結出累累碩果。
根據同花順iFinD的數據,截至2024年12月31日,廣東上市公司的專利數量共計達到58.86萬個,跟2023年底相比增加了4.64萬個,同比增長8.56%。同期,發明專利數量達到17.14萬個,跟2023年底相比增加了2.61萬個,同比增長17.94%。
1.2行業:汽車行業研發費用激增
分行業(申萬一級,下同)來看,電子行業的研發費用持續領先。2020—2024年前三季度,電子行業的研發費用分別為481.95億元、579.53億元、651.46億元、670.55億元、519.04億元,持續高于其他行業。
另外,汽車行業的研發費用也呈現出快速增長趨勢。2020年,汽車行業的研發費用僅為103.61億元,2023年增長至447.43億元,從第七位上升至第二位,2024年前三季度,該行業的研發費用為371.60億元,僅次于電子行業。從平均研發費用來看,汽車行業的平均研發費用也持續提升,自2022年以來持續高于其他行業。
從創新成果來看,家用電器行業無論是專利總數還是發明專利數量均遙遙領先。Wind數據顯示,截至2024年,家用電器行業的專利數量達到20.67萬個,占比達到35.12%;發明專利數量為6.03萬個,占比35.19%。
通信、電子、汽車行業的專利總數及發明專利數量分別排名第二至第四位。截至2024年底,這三大行業的專利數量分別為7.25萬個、7.09萬個、4.96萬個,發明專利數量分別為3.10萬個、1.84萬個、1.18萬個。
1.3地域:深圳研發費用及專利數量一騎絕塵
分城市來看,深圳A股上市公司的研發費用一騎絕塵。Wind數據顯示,2024年前三季度,深圳A股上市公司的研發費用達到1393.37億元,占全省上市公司總研發費用的63.31%。2020—2023年,深圳上市公司的研發費用占同期全省上市公司總研發費用的比例分別為58.63%、57.88%、60.54%、62.80%,整體呈現增長趨勢。
相比之下,廣州、佛山兩市上市公司的研發費用雖然位列第二、第三位,但是遠低于深圳,2024年前三季度分別為210.09億元、192.10億元,占比分別為9.55%、8.73%。
另外,惠州上市公司研發投入漲勢迅猛,2021年研發費用僅為73.75億元,位列第五;2022年增長至149.50億元,超過珠海位列第四;2023年進一步增長至170.03億元,跟珠海的差距進一步拉大,穩坐全省第四。
從創新成果來看,截至2024年底,深圳A股上市公司專利總數和發明專利數量同樣“斷檔第一”,分別為25.78萬個、8.39萬個,占比分別為43.80%、48.93%。珠海A股上市公司緊隨其后,專利總數和發明專利數量分別為11.03萬個、4.01萬個,占比分別為18.74%、23.39%。
佛山、廣州、東莞則分列第三至第五位,截至2024年底,專利總數分別為9.13萬個、5.69萬個、2.08萬個,發明專利數分別為1.73萬個、1.54萬個、0.40萬個。
二、指標體系介紹
為更好地衡量企業的科創力,時代投研從企業的資金投入、技術積累、人才資源投入三大維度出發,對研發費用等7個細分指標給予不同的權重進行打分排名,制作了廣東A股上市公司科創力百強排行榜。
其中,資金投入分為研發費用、研發費用率、研發投入持續性(研發費用復合增長率)三大維度。擁有充足研發資金的企業往往更有能力和機會實現突破性創新,研發費用率則體現了企業對研發投入的重視程度。研發費用率越高,企業創新意愿和潛力越強。持續的研發投入有助于積累技術,從而在長期發展中取得核心技術優勢。因此,相關權重分別設定為30%、15%、20%,指標越高,表明企業越重視研發創新。
專利數與發明專利數量反映上市公司的技術積累。其中,專利是企業創新成果的重要體現形式,專利數量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企業創新的活躍度和創新實力;而發明專利的技術含量更高,更能體現企業的核心技術創新能力。這兩項權重分別設定為15%、5%,指標越高,表明研發效益越好。
另外,研發人員占比、本科及以上學歷員工占比,這兩個指標關注的是上市公司對人力資源的投入,權重分別為10%、5%,指標越高,表明企業越重視人才團隊建設。
(注:受到財報披露數據限制,研發費用及研發費用率以2024年前三季度數據為準,研發投入持續性、研發人員占比以2020—2023年數據進行衡量,專利數量及發明專利數量以2024年底的數據進行衡量。)
三、廣東A股上市公司科創力百強榜
3.1研發投入分布不均
根據Wind數據和同花順iFinD的數據統計,2024年前三季度,廣東876家A股上市公司研發費用的中位數為0.56億元,研發費用率的中位數為4.98%;研發人員數量占比的中位數為14.55%;截至2024年底,發明專利數量的中位數為29個。
在研發費用、專利數量和發明專利數量方面,均出現平均值遠超25%分位數的現象,這表明廣東A股上市公司在這三大指標上存在分布不均的問題。
從研發費用來看,頭部企業具有更強的創新意愿和投資實力,而中小企業可能受資金等限制,未能投入大量資金進行研發,創新潛力釋放不均。同時,由于頭部企業的研發投入更高,因此更有可能獲得更多的專利和發明專利,企業間的創新能力仍有參差。
不過,從研發費用率和研發投入持續性來看,廣東A股上市公司中,大部分企業具有較強的創新意愿和潛力。其中,半數上市公司的研發費用率在4.98%以上,并且2020—2023年至少有75%的上市公司增加了研發投入。
從人力資源投入來看,廣東A股上市公司的研發人員占比分化較為明顯,10%的分位數高達36.21%,而90%的分位數僅為1.74%。不過,本科及以上學歷員工占比整體均較高,深信服、南網科技等多家企業達到100%,10%的分位數達到71%,而90%的分位數仍有8.21%,反映出廣東地區人才儲備豐富,有助于提升地區的科創力、經濟活力和競爭力。
3.2廣東A股上市公司科創力百強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