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2025年北京地方兩會上傳出消息:今年北京市將舉辦世界人形機器人“一會一賽”。
“一會”是指世界人形機器人運動會。北京擬于今年8月舉辦以人形機器人參賽為主的主體賽事和以人機互動為主的外圍賽事。其中,主體賽事包括田徑、足球、應用場景、綜合技能等大項。
圖片來源:央視新聞
“一賽”是指機器人半程馬拉松比賽。首個人形機器人馬拉松比賽擬于4月在北京亦莊舉辦。
圖片來源:央視新聞
北京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出,積極布局建設未來產業,重點培育人形機器人等20個未來產業,今年將舉辦世界人形機器人運動會。
據了解,上海也在積極推動人形機器人行業生態的發展,該行業已經跑出多家獨角獸。1月7日,上海人形機器人公司傅利葉宣布完成近8億元E輪融資,累計融資額達數十億元;另一家上海人形機器人獨角獸企業智元機器人也已于2024年12月開啟通用機器人商用量產。
在2025年CES展會上,當英偉達創始人CEO黃仁勛與他身后的十幾個人形機器人共同出現在舞臺上時,整個會場沸騰了。黃仁勛說道:“通用機器人技術的ChatGPT時刻即將到來。”
黃仁勛早在2023年就提出“具身AI”的概念,將具有“超級智能”的大腦裝進機器人的身體,他認為這將成為推動下一波人工智能浪潮的新型人工智能。
在人形機器人領域,全球最知名的是特斯拉CEO馬斯克的“擎天柱”,這款人形機器人已經能夠像人類一樣走路,可以實現自然轉彎等能力。
馬斯克在2024年10月的一場沙特投資會議上曾表示,到2025年,特斯拉將有幾千臺人形機器人投入工作,正式商業化量產將于2026年開啟,人形機器人最終將成為特斯拉“有史以來最大的產品”。
馬斯克還預測,未來20年內,世界上人形機器人的數量將超過人類,人形機器人將支撐特斯拉成為一家價值25萬億美元市值的公司。到2040年,世界上將有至少100億個人形機器人投入使用。
圖片來源:上觀新聞
軟銀CEO孫正義也預測,到2035年,將出現比人腦聰明1萬倍的超級人工智能(ASI)。
在這一輪人形機器人的競賽中,中國作為制造大國,機器人制造的能力也正在領先全球。
在今年的CES展會上,黃仁勛被曝參觀了某中國人形機器人企業的展臺。英偉達還將多款中國人形機器人帶到CES的云展臺上,包括星動紀元的Star1、智元機器人的遠征A2、傅利葉的GR-2、宇樹科技的H1-2、小鵬的Iron等。
目前,我國已出臺了一系列扶持政策和規劃,為具身智能等人工智能技術的發展提供政策保障,多地政府積極搶抓戰略機遇,競相進行產業布局。
中國科學院院士、復旦大學光電研究院院長褚君浩認為,人形機器人的大規模應用將成為未來工業制造的重要發展趨勢,除此之外,還將在醫療健康、服務業等領域展現出巨大的應用潛力,在推動社會生產力發展和改善人民生活質量方面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極目新聞綜合央視新聞、上觀新聞、第一財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