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是人們溝通世界的重要工具,隨著技術發展,手機市場發生了巨大變化,尤其是安卓系統的強勢崛起,直接干掉了曾經的砸核桃巨匠諾基亞,以至于后期換馬甲的諾基亞也推出了安卓系統的智能機。本期,小編與大家分享一款來自諾基亞旗下代號為g60的安卓機,它使用了過時的水滴屏設計,擁有標志性的后置三攝組合,帶來更加流暢的原生安卓11系統,綜合體驗,只剩下流暢。
外觀上,g60與傳統安卓機并無區別,尤其是標示性的水滴屏,幾乎泯然眾人。另一方面,lcd屏幕材質帶來的大邊框和厚的塑料支架,還有厚重的中框,銀色系和黑色系的搭配,塑料材質質感呼之欲出,都讓機器變得很“廉價”。而在絕對參數上,g60的厚度做到了8.61mm,重量來到190克,一點不輕也不薄,戴上黑色的保護殼后,它與一眾國產貼牌和雜牌機僅有一個“諾基亞”logo的區別。
來到機身正面,g60的設計沒有任何美感。常規的水滴屏布局,黑色的加厚屏幕塑料支架,加上標志性的航母下巴,都在向傳統lcd屏幕封裝工藝指示,讓g60的定位瞬間下拉不少高度。不過,息屏狀態下,因為都是黑色面板,手機的屏幕看著毫無違和感,同樣有康寧大猩猩玻璃,有前置800w像素的攝像頭,有微縫聽筒。一塊6.58英寸大小的屏幕,對比同時期的國產手機,差異很小,這款也標著諾基亞logo的手機,終于第一次回到了與國產機一個起跑線上。
點亮屏幕,g60的顯示較為細膩。屏幕材質是傳統的lcd,分辨率上到2400*1080,ppi輕松來到400大關,精度的話,比同級別的oled好上不少。另外一面,g60的lcd屏幕,亮度一般,刷新率也很一般,這個無法與oled屏幕比。另外,用上lcd也意味著手機沒有好玩的aod,沒有屏下指紋,只能繼續用側邊框指紋解鎖,可能為數不多的優勢是“護眼”,dc調光策略下,屏幕看著更輕松。至于觸控優化上,g60與其它手機沒有差別。
翻轉g60到機身中框與后蓋,它用了熟悉的直角邊設計。這個設計在諾基亞手機上屢見不鮮,銀色中框涂色,與后蓋銀色的底殼無縫拼接,加上一定的弧形過渡,握持感很好。中框上有機器的電源、音量加減按鍵,有typec口、耳機孔、外置揚聲器,這些布局和全世界所有的安卓機一致。g60的優勢在于后蓋,用了銀色磨砂噴涂效果,邊角處有后置鏡頭模組,玻璃底座,金屬圓環保護,三圓排列,分別是5000w像素的主攝、500w像素的超廣角和200w像素的景深,參數和國產機無差別,拍攝效果也接近。
開機使用g60,它的系統和ui界面沒有違和感,原生安卓11一度受到很多國內玩家的喜愛。相比較眾多定制的國產os,g60的原生安卓,突出表現在界面配色,用了深色系的色塊,可以自定義所有界面的元素色塊,菜單界面,有九宮格布局,圖標全部做成了圓形。點開設置,看到機器的配置信息,用的是高通驍龍695處理器,6gb加128gb的存儲組合就算是頂配。電池的話,僅有4500mah,充電頭更是只有20w,參數一般。
至于使用操作上,開關機一樣的慢。到系統桌面后,瞬間解鎖,過渡動畫,看著很順暢。繼續點到桌面,點到設置,跳轉過渡,看著確實快捷,點按和回彈也十分跟手。繼續安裝第三方軟件,裝了十幾個之后,重啟機器,再點擊做相同操作,隨著聯網完成,機器狀態欄開始“爆炸”。主要是第三方APP的通知,幾乎不斷轟炸,才幾分鐘時間,下拉通知欄,全是不知名的廣告,一鍵清除后接著操作手機。這不,通知又一個個彈出來,難以忍受。
對比來看,在沒有安裝第三方APP的前提下,沒有聯網,這款諾基亞g60確實很流暢,操作APP和撥打電話,幾乎沒有任何遲滯感。而安裝了國內app后,再聯網使用,機器就像脫韁了的野馬,不但狀態欄頻繁跳廣告,有時候點擊到APP里也會有彈窗。后臺最小化,能夠明顯感覺到卡頓,國產系統生態真是一言難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