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探陸兩驅6座新級別車型的登場,東風日產1600萬整車產銷宣告正式達成。
東風日產打造探陸全新級別,以更豐富的級別和配置,滿足大家庭多樣化需求。
東風日產供圖
在東風日產廣州總部基地,隨著探陸兩驅6座新級別車型的矚目登場,東風日產1600萬整車產銷宣告正式達成。
21年披荊斬棘的創業歷史,東風日產創造了一個個輝煌時刻,達成了行業矚目的“東風日產速度”。如今,汽車市場正值百年之變局,面對智能化、電動化新浪潮,面對中國市場、用戶、競爭之變,東風日產不懼挑戰,依舊逆勢增長,領跑主流合資車企第一梯隊。
面向未來,東風日產始終堅持以創新為驅動,以用戶為中心,站在1600萬整車產銷的新起點上,東風日產全面加速電動化、智能化轉型,以技術創新為抓手,以全價值鏈體系力為武器,以主動求變的新姿態,拉開一場新的變革。
全面加速新能源轉型
中汽協數據顯示,1月—6月新能源汽車產銷分別完成492.9萬輛和494.4萬輛,同比增長均超三成。隨著新能源汽車滲透率不斷增高,燃油車與新能源汽車角色轉換,汽車行業也面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
新能源汽車發展全面加速,也讓以燃油車市場為主的傳統車企壓力倍增。合資車企新能源轉換較慢,市場份額不斷下滑,乘聯會相關數據顯示,6月合資車企新能源汽車滲透率僅為7.4%。
然而,東風日產在合資市場份額下滑之時,依舊能逆勢增長,數據顯示,今年1月—5月東風日產累計批售28萬臺,同比增長3.8%,成為主流合資車企里年累銷量唯一同比正增長的企業。
面對新能源汽車高速發展變化,東風日產為何能扛住壓力?源于其能快速適應市場變化,在國內合資車企中新能源轉型相對徹底。通過堅定電動化轉型,東風日產新能源汽車發展步伐不斷領先。
早在2018年,東風日產便推出了合資車企首批純電動車型,2021年全面導入e-POWER技術;2023年,東風日產陸續推出包括超混電驅奇駿、啟辰大V DD-i超混動、啟辰VX6純電SUV,以及搭載氫燃料電池的氫境。今年北京車展,東風日產攜4款新能源概念車首發亮相,發布了全新的新能源戰略,在新能源汽車轉型上進一步加速。
例如,純電車型ARIYA艾睿雅,沿襲日產77年純電技術沉淀和超過26年電池研發與制造經驗,背靠日產云圖專業純電平臺打造,在全鏈路自研三電技術上全面領先。
未來,東風日產加速新能源汽車產品布局,計劃3年推出7款新能源車型,包括轎車和SUV,動力涵蓋純電和混合動力。純電轎車Epoch將成為首款上市的車型,計劃在1年內推出量產版。
2025年起,東風有限將啟動出口事業,目標初定為每年10萬輛,其中包含4款日產品牌新能源車型。
東風日產積極擁抱變化與趨勢,以具備靈活和韌性的體系實力作為壓艙石,以日產、啟辰和英菲尼迪“三駕馬車”協同向上,打造了燃油動力、純電動力、油電混合、插電混動以及氫能源等多動力領域的全方位產品矩陣,覆蓋全市場需求,新能源汽車發展步伐不斷領先。
技術創新成發展源泉
為何東風日產在電動化與智能化浪潮中能不懼壓力,逆勢增長,創造日系合資品牌的新紀錄?依靠的是強勁的自主研發能力,以技術創新作為轉型的優勢與底氣。
技術已經成為合資車企“卷”的新陣地。創新一直是東風日產發展的根基,在全新的市場格局下,東風日產積極擁抱行業變化,以技術為支撐點,以創新構建可持續的核心競爭力。
目前,東風日產技術中心累計投入研發費用100億元,已擁有2000多人的技術團隊,累計申請專利1402件,其中發明710件,實驗硬件設施處于國內合資公司頭部,人才隊伍與技術研發實力過硬。
其自主研發的Vita原生純電平臺,不僅在動力上擁有超高效電驅動的優勢,超集成電驅工況效率最高超過91%,擁有10合一高集成電驅兼具節能水準和持續輸出強勁動力。
例如,ARIYA艾睿雅汲取“東瀛戰神”GT-R和日產Patrol的技術基因,憑借600N·m的澎湃動力,百公里加速可達到5秒級。其搭載的航天級智能四驅——e-4ORCE雪狐電四驅強勢賦能,可以實現1/10000秒超高精度電機扭矩控制,動力技術表現脫穎而出。
在智能座艙與動力電池安全領域,東風日產也積極探索,不斷研發領先技術成果,研發了“V-Joy智能座艙”和“燈塔OS”智能車機系統,魯班電池等。燈塔OS系統可實現免喚醒語音控制、智能導航、在線娛樂、遠程控車等功能,為廣大用戶提供了“自在”場景,可聯動車內空調、64色氛圍燈、門鎖、座椅等座艙硬件功能,打造“睡眠模式、小憩模式、冥想模式”三種模式,為全家營造自在放松的專屬空間。
魯班電池以“三端”融合、“五維”防護整體設計實現車電一體化大安全,打造更立體的動力電池安全,NTP-整包無熱蔓延技術實現超過24小時的無熱蔓延,高安全電芯,擠壓不起火、不爆炸,360度阻燃防爆設計、高集成度模組,有效提升排熱效率,全時域BMS監控系統,24小時監測電池安全狀態。電池采用鋁合金航空級龍骨方艙,且留有360%的潰縮空間,能充分抵抗側碰造成的變形,焊裝應用激光飛行焊工藝,高精度高效率打造高強度防護結構系統。
更關鍵的是,在軟件定義汽車的時代,東風汽車旗下的軟件科技公司聯友科技研發的產品批量搭載于東風日產車型中,助力東風日產打造完善的汽車軟件生態,布局智能化競爭。目前,聯友科技獲得技術專利超170項、軟件著作權超400項,車聯網平臺已接入9大汽車品牌,車輛接入總量超520萬臺,具備國內領先的智能網聯平臺與運營能力。
技術比拼,是未來車企競爭關鍵點,也是高質量發展的動力源泉。東風日產不僅在燃油車時代領跑,也要在新能源汽車時代成為新的霸主,核心是牢牢把握技術創新關鍵點,以全面自主研發賦能新能源化布局。
厚積薄發打造體系力
不僅技術與產品研發上全面“開卷”,東風日產21年的造車底蘊與造車體系,以及股東雙方全球的資源優勢,構建傳統車企抵御風險的體系力,是其在新能源汽車時代改革發展的動力源泉,也是其不同于新勢力車企的“定力”所在。
21年來,東風日產累計創造實體經濟工業產值超2萬億元,納稅超2400億元,打造出柔性供應鏈體系,積累了1600萬用戶基盤。軒逸SYLPHY累計銷量突破500萬臺,天籟ALTIMA累計銷量突破190萬臺,SUV家族累計銷量突破300萬臺。
更關鍵的是,東風日產不斷提升全價值鏈體系力,面對智能化與電動化大趨勢快速響應,作為新能源轉型徹底、自主研發能力強、增長潛力大的合資品牌,東風日產走出傳統車企標志性的轉型之路:面向未來,老牌新生。
6月16日,東風日產發布“新奮斗100行動計劃”,是基于新DNA“再創業”,是整合股東方優勢、員工強大力量和生態伙伴優質資源的主動創新變革,是面向下半場的奮斗號角。
21年來,東風日產從不逃避競爭和挑戰,打持久戰,打逆風局,愈挫愈勇、逆風翻盤是骨子里的基因。面對新的挑戰,東風日產決心以技術變革為驅動力,打造新的技術DNA,立足“GLOCAL新模式”,全方位加大研發投入,構建更加開放、融合、敏捷的研發機制,積極擁抱新能源全面轉型,繼續亮出“東風日產速度”。
“GLOCAL新模式”以日產全球技術和制造品質為根基,進一步整合中國本土新能源研發優勢,融合Global與Local的經驗和優勢,傳承日產77年電驅歷史底蘊及造車品質和世界級安全標準,以中國技術、速度和資源,實現新能源進階,在傳承中進化,深耕中國,放眼世界。
東風日產已經準備好進攻下半場的武器,產品方面,到2026年底前,將投放7款全新的新能源產品;技術方面,將通過領先的算力平臺,不斷完善電子電氣架構、AI大模型、萬物互聯生態等軟硬服一體化技術,打造“智行合一”的智能出行解決方案。
可以清晰看到,東風日產正在全力深化智能化布局,以更開放、更積極的姿態,邀請不同智能領域的合作伙伴加入智能生態的“朋友圈”。
過去21年,東風日產憑借其全動力路徑和全產品矩陣,贏得了超過1600萬車主的信賴與陪伴。下一個21年,東風日產站在產業變革的十字路口,以必勝的決心和姿態,全面擁抱智能化新趨勢,再次出發,勇往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