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的路,走過去了才是條路,遠處看過去只是一片荒原。
隨著WAIC的熱度爆棚,越來越多的人開始相信AI真的會成為新時代最大的機遇。但AI究竟就是這個機遇本身,還是輔助我們到達這個基于的工具?李彥宏說大家應該多去卷大模型的垂直行業應用,從這個維度看,垂直行業的原有經驗+AI工具才能有效讓垂直行業的AI落地,畢竟行業專家學習和應用工具來推動行業變革是個常規邏輯。
本周車圈兒的關注度明顯不如AI領域,總體看還是比較平靜的,連上汽換帥這么重磅的消息也只是簡單發布了陳總到齡退休的簡訊。不過隨著幾大集團頂層調整完畢,還是希望國資車企能越走越好。而車圈兒的熱鬧永遠不缺馬斯克,畢竟AI爆火,作為一家“機器人”公司的特斯拉應該是車圈兒最大受益者,本周股價飆升44%,馬斯克本人身價又增加了60多億美刀,只不過這刀還是不如惡搞他的律師團隊的快,居然要跟特斯拉售70億的律師費。果然是大水大魚,搞就搞大的。
上期內容:數字化轉型行業報告解讀054
前面幾期我們看了國外對汽車行業在2024的展望,今天我們再來看看我們自己人的看法來相互印證一下。
要說這個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也是知名組織了,對于整個產業發展都有重要指導和推動作用。這次的2024產業展望是從10大方面來講的,第一個大的觀點:2024年中國新能源汽車地位將進一步提升。
其中,從全球來看,中國將進一步成為全球新能源汽車產業“風向標”。具體來說:
No.1
中國繼續保持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車消費市場地位
1、2023年,全球新能源汽車銷量1465.3萬輛,中、美、歐分別為949.5萬、146.8萬、294.8萬,中國占比超60%;
2、預計2024年全球新能源汽車銷量將超過2000萬輛,中國仍將會貢獻全球銷量的60%。
No.2
在定義下一代汽車上,中國因素會越來越多
1、電池、電機、智能座艙等關鍵技術和生產水平全球領先。大規模量產動力電池單體能量密度達到300瓦時/公斤,純電動乘用車平均續駛里程超過460公里,諸多新技術優先在中國出現并落地;
2、2024年是定義下一代汽車產品的關鍵階段,中國市場、技術、平臺的因素將發揮重要作用,引領全球產業轉型。
No.3
中國新能源汽車企業占據重要市場地位
1、2023年,中國新能源汽車企業快速崛起,比亞迪全年銷售302萬輛,成為新能源乘用車領域全球銷量最高的車企。而銷量前十位車企里,中國企業占據5席,合計銷量占比達43%;
2、基于電動化產品、市場的突破,2024年國內企業將延續崛起勢頭,出現新的全球品牌,預計將新增1-2家企業進入全球新能源乘用車銷量前十,份額提升至45%。
No.4
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鏈優勢地位進一步提升
1、中國加速成為全球汽車供應鏈中心。2023動力和其他電池累計產量/裝車量分別778.1GWhGWh/387.7GWh,動力電池及上游材料出貨量占全球50%以上;
2、預計2024年中國動力電池及材料出貨量仍將占全球50%以上,并將通過全球合作和海外產能布局加速落地。
而從我們自己國內來看,新能源汽車將成為拉動經濟和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新引擎”:
No.1
成為拉動投資、消費、促進國民經濟增長的重要力量
1、2023年中國汽車整體銷量突破3000萬輛,新能源車增長勢頭延續,逐步邁進千萬量級時代。預計 2024年勢頭仍將延續,汽車類零售額將突破5萬億元,其中新能源汽車突破2萬億元;
2、產業發展將持續拉動基礎設施、汽車零部件、智能制造、汽車智能化等領域的投融資。
No.2
帶動產業技術創新與落地
1、新能源汽車融匯綠色能源、人工智能、互聯網、大數據等多項變革技術成為新技術落地應用的重要載體;
2、汽車更新迭代速度進一步加快。2023年累計推出車型1100余款,其中純電占比70%。車型更迭縮短至1-2年。
No.3
產業充分發揮綠色低碳發展效能
1、截止2023年,中國新能源汽車保有量達2041萬輛。預計2024年將接近3000萬輛,其中純電動占比約80%;
2、2023年,全國新能源汽車碳減排量累計超8000萬噸,預計2024年全國新能源汽車減排量將超過1億噸。
No.4
成為帶動國際貿易、交流、合作的重要載體
1、全球氣候行動緊迫,新能源汽車愈發成為當前全球經濟、貿易、技術、供應鏈等領域交流、合作的重要橋梁;
2、產業低碳、綠色轉型對話合作頻繁。預計2024年新能源出口規模延續增長,類似國軒、蔚來、零跑的技術及資本合作及企業海外的本地化發展將進一步突破。
相信隨著中國新能源產業在國際產業界地位以及國內全行業地位的提升,中國以及中國汽車產業都將因此受益,迎來更大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