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看一下比亞迪車型價格。
比亞迪7.98萬起的秦PLUS DM-i榮耀版,拉動秦家族3月熱銷40,569輛,環比大增150.6%。
你看一下比亞迪銷量。
我們就知道,比亞迪為老百姓生產了非常多的汽車。利潤不是很高,但是健康成長。
所以,家用車市場,二十萬以上的車型都是利潤空間過于龐大。
你要是汽車價格在十萬以內,才是為老百姓造車。
老百姓生活空間也就是每天十公里之內,上下班而已。車速都不需要超過一百公里時速。每天車程也不會超過五十公里。這是大量需求。
你要是為了收割新貴階層,25萬到50萬元的價格區間,無法支撐持續增長的銷量空間。
理想和問界降價是必然趨勢。
56.8萬的mega理想已經降價到52.8萬元。
不降價可以嗎,你覺得呢。
他能賣出去,那就是現金。
賣不出去,它生產出來的幾萬輛汽車放在倉庫里邊。那都是破銅爛鐵。過一年都不值錢了。
今年56萬的mega理想mpv汽車,你現在趕緊降價到46萬元,就會有人買。
你如果不降價,今年賣不出去,明年也賣不出去。那幾萬輛汽車還會占用倉庫的土地房租費用。
如果你不降價。一旦賣不出去。兩三年后,這個車就永遠不會有人再買了。兩三年后,這個車你就是賣到28萬。有可能也不會有人買了。
所以。降價這個東西那是必然的。你就是為了健康的現金流。趕緊讓有意向的車主趕緊花錢。
一個MPV做的再好。你只要賣到50萬元以上。它的銷量也是很低很低的。也不足以支撐一個企業的健康現金流。
一個GL 8能賣四五十萬。
那你做一個純電mpv,售價23-28萬元。其實就是一個利潤很高的一個合理的價格空間。那么,一個企業的資金現金就可以健康的流動起來。
小鵬x9價格36萬元起,還是貴。
嵐圖mpv34萬元起,還是貴。不降價不行,因為你要是不降價。他這個汽車的生產線。就廢掉了。你的生產能力生產再多沒人買。你就停滯了。
所以這些外觀好看的MT pv。你把價格設置在23萬元到28萬元之間。就會有一個正常的一個銷售,而且你的這個企業的盈利空間也會很好。
說到底,比亞迪給老百姓造車,這個戰略思路是對的。你就是為了滿足用戶的需求。
但是如果是。其他的品牌動輒就是四十萬五十萬的價格,那你的目的不是為了滿足用戶的需求,你的目的是為了滿足你自己快速賺錢,快速割韭菜的需求。那后果當然是注定的